第197章 青山去哪了?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云少陵字数:4680更新时间:25/04/27 09:15:37
许青山展示出自己为青山高等研究院创立所做出来的各种准备和项目预案之后,台下的人对于许青山的理想也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到了这个时候,就没有人在怀疑许青山所描述的未来是不可实现的。
这一场青山高等研究院的开院仪式十分成功,就在开院仪式的当天,国内各大高校的校长主动找到了许青山希望能够和青山高等研究院签署一份合作协议。
当然,这种合作协议和许青山与京城大学的合作是完全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
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科研界的伙伴,打通了一个渠道。
未来国内各大985高校如果有在金山高等研究院的领域内进行研究的话,可以通过这个合作渠道来寻求帮助,或者是合作。
当然另外的一个层面合作就是学生的合作。
签署了合作协议之后,各大学校的保研生也就有了申报青山高等研究院的资格。
因为在方才的开院仪式上,许青山简单的宣布了一下青山高等研究院的入学标准。
青山高等研究院在初期并不通过国内的研究生考试制度去录取学生,而是需要学生通过专项申请的制度,通过多重的资格筛查和审核,最终获得来青山高等研究院面试的机会。
像各大高校和许青山签下来的合作协议,就是为了给自己学校里的本科学生们谋取一份小福利。
哪怕只是最基础、最入门的一道测试。
在竞争青山高等研究院这种竞争十分激烈的存在,能够快上一步,就有可能会赢过许多人,抢先一步得到录取名额。
对于这种好事,许青山自然是来者不拒。
甚至有一些是从国外来的知名教授,本身也在国际一流名校担任教职和行政岗位。
他们也主动找到了许青山签下了合约,希望能够获得交流生的推荐名额。
由于青山高等研究院现在虽然刚刚开张,可是所拥有的师资力量有些太过于近视害羞。所以不管许青山在签订什么合作协议的时候,主体都是青山高等研究院,主导权都在他的手里。
但在青山高等研究院刚刚成立的这头一年,他们很有可能都会失望。
因为青山高等研究院每一期录取的学生数量都十分有限,而第一期的开山弟子们的名额,许青山早就打算分配给自己在京大实验室里的学生们。
虽然说在京城大学,学生们的待遇确实很好。
但是许青山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和自己手里的学生们都好好的交流了一下,了解了他们的想法。
如果有更加看重于事业的,许青山会推荐他们留在京城大学的实验室里,做出来一定的适用于推广的实用性、应用型研究,然后再由许青山推荐到美团和小米或者是龙江基地里的科技公司就业。
因为在华夏的就业市场里,京城大学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
不管是在就业市场里也好,还是在体制内也好。
只要有着京城大学这一块招牌出身,再加上一点能力和优秀的性格,那很容易就会凸显而出成为香饽饽。
至于后面的条件,能够通过高考进入京城大学的,没有哪几个人能力是差的。
如果是十分热爱学术,就像是王虹、陈杲那样的学生,许青山会更加推荐他们来青山高等研究院继续读博士。
因为这里有着整个华夏最为强大的师资。
甚至都不需要加上之一。
能够获得最差都是菲尔兹奖学者的教授天团,1对1的精英化教导,甚至是在一个大领域内可以收到多对一的指点。
那完全是每一个热爱学术的科研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想要继续做科研学校的招牌就没有那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讲究师承和师门。
这一点看看人家青山高等研究院的规模虽小,但起码在数学上,可谓是华夏第一宗门。
学生人员的分配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许青山支持每个人自己的决定,他并不会因为谁的成绩更好就强迫谁进行改变。
哪怕是资质稍微差一点点的学生许青山也看在他能够加入自己的实验室给予了优待,给了能够前往青山高等研究院深造的机会。
这其中可能唯一苦到的就是刘若川。
师哥倒是想跟着许青山一起跑,可是他的身份还有师承摆在那边。
别说许青山这个实验室主任都没跑呢,他这个副主任就更不可能跑了。
要是他跑了,难道京城大学这边的工作全都丢给许青山去做嘛?
用屁股想都知道不可能。
青山高等研究院的成立很快在国内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十分新奇的话题。
由于王长平在举办开院仪式的时候,并没有邀请太多的大众媒体来到现场。
民众对于青山高等研究院的情况都还一头雾水,基本信息都不太清楚,大家只是知道这是许青山亲手创办的学院,可是至于这个学院要干什么?有谁?什么情况?那是一概不知。
外界迫切的想要联系到青山高等研究院,得到第一手采访资料。
但王长平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而是继续保持着青山高等研究院的神秘感。
至于那些媒体想要去采访许青山?
很抱歉,且不说王长平不知道许青山现在已经跑去哪里了,就连京城大学的人都不知道。
在青山高等研究院开院仪式结束之后,许青山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无论是他经常出现的京大校园,还是时不时会发点段子的社交媒体,都安静得离谱。
如果只是一天两天,那倒没什么。
但许青山消失的时间一天一天在增加,一周,两周,三周,一个月。
关注他的人很多,很快就有人察觉到了这一异常。
有人到京城大学的官方微博下去问,也有人去美团和小米的社区问。
好在,这样的热度,很快就被许青山的家人回应了。
而且许青山的第二部个人纪录片也正是预热吸引走了大家的目光。
这一部被取名为《星火》的个人纪录片,愣是被老艾他们拍成了悬疑追踪片。
不过后半段中许青山的那一种号召力和学生们跟徐青山互动的场景也被世人啧啧称奇。
大家似乎也因此忘记了继续研究许青山突然消失的情况。
毕竟人家家里人也说了,许青山跑去闭关了,要继续研究更加重要的学术问题。
虽然之前许青山闭关的情况没有像这一次一样这么干净利落,但大家还是怀揣着许青山,或许会继续解决下一个世纪难题的憧憬等待着他的再次降临。
当然他们也不会想到许青山再一次露面已经是半年之后。
2011年过得非常的快。
华夏的各种产业科技发展的飞速,其中,由青山资本控股的美团和小米,也在这一年的中段,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
2011年算是华夏千团大战战斗的最为激烈和惨烈的一年。
拉手网,糯米网等5000多家互联网团购、外卖网站,前仆后继的投入到了烧钱广告大战之中。
在各个城市的街头能够看到五颜六色的配送骑士制服。
坐落于京城的美团却并没有深入这一次烧钱广告大战之中。
他们似乎早有远见很早就已经组建好了地推团队在全国同一时间深耕商户资源,瞬间囊括了国内大大小小各种商家,签署了独家协议,形成了供给壁垒。
同时国内各大消费品、生活、食品正好面向民众的一线行业中,各大超级连锁品牌,也先后宣布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那边其他家还在烧钱,需要知名度的时候。
美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良性循环,销售额稳居行业第一。
并且短短半年的时间内,美团也根据民众的需求将终端服务贯彻到底,几乎每周都会推出一项新的功能。
而这些功能不仅精准地命中了民众的生活痛点,还带有各种各样的新鲜活动和大额优惠。
到了这样的情况,美团已经完全不需要推广,美团两个字就是最大的推广。
在2011年年末之前,美团也成功地拿下了高端餐饮资源,市场份额直接超过50%,确立了本地生活服务霸主地位。
而年初刚刚上线的美团外卖服务的通过高频刚需策略,开展了各种类似于“一元外卖”、“拼好饭”的补贴,以自身站点为基础,建立起了蜂鸟配送体系。
还有和京城大学数学信息实验室,也就是许青山所在的团队合作搭建了优化的终端配单算法,在不削减骑手的提成与红利的情况下,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给出最优化方案。
这让很多在城市里沉浮的人,用屁股选都会选择到美团旗下成为外卖骑手。
因为美团的福利,超过其他公司不止一档。
仅仅成立了两年的时间,美团就已经突破到了如今这种行业巨无霸的程度。
哪怕此时此刻由于移动终端的普及程度还没有抵达巅峰阶段,整个本土生活服务线上供应商的行业规模还不算太过于恐怖。
但美团这样近乎垄断的掌控力也让其成为了2011年最为耀眼的互联网企业。
已经有人开始会把美团和传统三大bat进行比较。
美团表现的极其亮眼,相较起来,许青山手里的另一家公司小米表现的就稍微有些缓慢了。
当然这也只是因为对比的对象太强了。
实际上小米已经完成了供应链和物流链的基本整合。
雷軍几乎整天整夜的泡在龙江基地的小米总部。
小米连续推出了六款手机,打造了三个定位不同的系列,同时也引进了标准版和Pro版的概念。
在有许青山的建议下。
未来几年后才会面试的米6,此时也正在紧密地研发中,虽然它之后很可能就不会再是米6这个名字。
而雷軍的营销策略也成功的在网上打开了局面。
只不过许,青山手里的资产在快速的增值着,但他本人却并没有到两家公司内部去进行任何的巡查。
雷軍和王興在每一次取得新成绩的时候,都兴奋的想要去找许青山分享成果,分享喜悦,可根本就找不到人。
他们都不知道,在华夏已经半年没有露面的许青山,此时正双眼血红,胡子拉碴,留着一头脏乱的长头发,坐在一艘渔船里,正在缓缓归港,龙江的渔港。
“怎么弄成这副样子呢?要是知道你这么不爱护自己的身体,我怎么舍得你去。”
江浣溪带着佟童接到了许青山。
在看到了许青山的那一刻,两个女孩的眼泪忍不住的流淌了下来。
心疼,心脏疼的厉害。
“没事,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许青山笑了笑,只是他的脸色看起来有些虚弱,整个人要比之前刚刚离开的时候,瘦削了很多。
“以后不许再干这么冒险的事情了,这一次我们拦不住你。”
江浣溪一点都没有嫌弃许青山那看起来粗糙,甚至有些破烂的衣服上还有黑色的泥垢,一把抱住他,扑在他的怀里。
“你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我和佟童可就陪你去了,为了我们两个你也不能太冒险。”
“放心吧,不会了,以后都不会了。”
许青山笑了笑。
他也是有些太过于着急才做出了这么冒险的举动,不过虽然看起来冒险实际上也只是吃了一些表面的苦。
他在离开华夏的这段时间里,实际上身边都有华夏最为精锐的人员在保护。
当时在他向领导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大领导其实是非常不支持的,甚至产生了把许青山稍微关一阵,让他清醒清醒的想法。
但许青山的最后一番话说服了他。
“当年钱老所面对的情况比此时危难的多,他不也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吗?最终也还是做到了。”
“我也是科学家,我也可以爱国。”
“这件事在时间上是我认为极为重要的,我一旦成功,我们国家在工业和兵器上,可以减少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摸索和发展,直接经济效益可以超过万亿。”
许青山坚定的眼神和信念说服了领导。
但为了保证许青山的安全,还是动员了很多特勤人员,也派遣了最为精锐的小组,保证许青山的安全。
甚至还下达了死命令,哪怕特勤战至最后一人,也要保证许青山安全回国。
当然,许青山的表现让那些特勤没有什么可以出手的地方。
他的超高智商体现的淋漓尽致。
现在欧洲那边都根本不知道许青山已经在欧洲走过了一趟。
“走吧,先回家。”
“嗯,回家给你洗个澡,臭死了。”
“洗澡不着急,我先把所有图纸都画出来,整理好,再慢慢洗。忙完了有的是时间休息,何必这个时候着急呢。”
“唉,都听你的,谁能犟得过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