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生成对抗网络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云少陵字数:4399更新时间:25/04/27 09:15:37
    “不着急,伊恩。”

    许青山笑着轻拍了一下桌子,让伊恩从自己提出来的神经网络世界里回过神来。

    “我说的只是最基础的一个思路。”

    伊恩求知若渴的眼神,让许青山很受用,他朝着伊恩说道。

    “你现在跟着约书亚学到了什么进度了?可以独立掌控一个项目了吗?”

    许青山坦然的问道,伊恩有些拘束的看向了自己的导师,约书亚抿了抿嘴,沉吟片刻。

    “如果只是他自己一个人的话,那我想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如果他是跟着你学习的话,我觉得或许足够了。”

    约书亚并不是那种喜欢约束自己手里的学生的导师。

    伊恩对于许青山的崇拜,约书亚心中十分清楚,否则他也不会带着他来到华夏。

    目前来看,许青山似乎对于自己这个新收的学生很感兴趣,那以他作为一个起点进行合作的话,或许会是个不错的开始。

    他还是太谨慎了,对于和许青山的合作,其实算得上是无路可走,起码现在来说,和许青山合作是他最好的选择。

    “那好,伊恩,你的工位暂时就不在这里了。”

    许青山觉得自己多少有点恶趣味,当着人家导师的面子抢人家的学生。

    只不过刚刚和伊恩的一阵交流,许青山发现了这个学生似乎在创造性思维上很有特点。

    等自己检验一下,如果在算法能力上没有问题的话,那这个年轻的学生想来会比约书亚更容易被留在华夏。

    一张白纸总要比一本丰富的书籍要容易修改。

    或许是约书亚有些太过于惆怅,会议室里稍微有些低气压,坐着聊了一会儿之后,许青山就告辞了。

    总归是要给他一点适应的时间毕竟约书亚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离开加拿大,来到这陌生的东方大国生活。

    按照之前的聊天,许青山很清楚,约书亚觉得他自己像个逃避的失败者。

    所以许青山干脆带着一脸懵懂的伊恩离开了科创园,把空间留给约书亚团队,自己整理心情。

    “伊恩怎么不和我们一起?”

    看着许青山带着伊恩离开,团队里有学生问约书亚。

    “先让伊恩去试试水吧,看看许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约书亚一脸忧愁看着许青山离开的背影叹了口气。

    “哦”

    其他学生对于许青山没有约约那么狂热,毕竟他们多少还是隔着一个领域的。

    当然他们也不清楚这一次的告别代表着什么。

    等到一年后,他们再回顾这一场平常午后的告别,他们会悔不当初。

    如果当时跟着许青山离开的那个人是自己的话,而不是疑问,那是不是来年和许青山一起站上领奖台的也是自己?

    当然如果之后有人问许青山这个问题,许青山一定会告诉他并不是这样的。

    虽然许青山对于机器学习里的这部分领域有些感触和想法,可他并不会太过于投入。

    他的思维开拓是需要有人给他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点子来任由他去延伸,而伊恩做到了这一点。

    似乎在离开了团队之后,和许青山单独相处,伊恩就变成了社恐。

    刚刚在约书亚面前他还能高谈阔论那么多,现在却只敢跟着许青山走,连左顾右盼都不敢。

    “找个地方坐吧,我陪你聊一聊。”

    许青山带着伊恩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他打算把伊恩丢给张珂去拉一拉,反正信息实验室那边的设备也适合做这种类型的实验研究。

    “好好的。”

    伊恩有些拘谨的坐了下来,目不斜视的盯着自己面前的茶几。

    “老板,你叫我过来吗?”

    张珂从门外进来,敲了敲房门。

    伊恩有些古怪地看着张珂,明明办公室的门根本没有关,为什么要敲门呢?华夏人真奇怪,看不懂。

    “对,珂哥,没在忙吧?”

    许青山笑着说道,他把自己之前就准备好的一份合同拿了出来,起身坐到了茶几旁,张珂也跟着坐了下来。

    “还好,最近能做的事情也不是很多。”

    张珂不用人说,自己就动手接过了茶盘的事情。

    许青山团队里的人都知道许青山喜欢喝茶,整个团队也被带得有了喝茶的风气,像张珂他们这样的研究员一个个的现在泡茶都是好手。

    倒也不是他们都喜欢拍马屁,而是大家有时候坐下来聊研究的时候,许青山就喜欢在那边摆弄茶具。

    一次两次的,可以是老大老板给你泡的茶。

    但不能每一次开小会的时候都让老大劳累吧?

    一来二去,你来我往,每个人也就练就了一手好茶艺。

    “伊恩,你把你的想法和张珂说一下,我给你们捋一捋思路。”

    许青山翻看着手里的合同,示意伊恩先和张珂交流一下。

    张珂对于自己的忠心,许青山现在没有任何好怀疑的。

    而且有了他的表态之后,许青山对于青山高等研究院后续的发展心中也更有了思路。

    在这种时候,一个优秀的团队领导人会安排甜头,让自己手里的得力大将尝一尝。

    像这一份生成对抗网络的学术成果就是许青山为张珂准备的礼物。

    “我大致是明白了,我之前做的东西和这方面不太接近,不过老大需要的话,我可以马上去学,我感觉整体难度没有那么大。”

    张珂诚恳地说道。

    他很清楚,自己的经验式工作完成的很好,可是在创造性的工作上有所欠缺。许青山现在给自己这个机会,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获得一份创新性的成就。

    在这张茶桌上只有三个人。

    伊恩的设想如果能够付诸实践的话,那这样的功劳就算是许青山占了大头,他们剩下的两人也能因此受益良多。

    就像是跟在许青山屁股后面完成的孪生素数猜想的几个学生。

    王隗和薛雪情现在都还没有毕业呢,就已经收到过来自世界各大名校的邀约。

    都是来邀请他们去当带有科研启动资金承诺的8年制助理教授的。

    别看只是小小的助理教授。

    实际上在国际范围里,各大名校的助理教授岗位都是香饽饽。

    想要成为助理教授,首先要具备有相关的学历和学术背景,通常都要求申请人拥有名校的博士学位,并且要有出色的相关领域研究经验和成果。

    在这样的前提下,还需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机构,适合自己的课题组,并且准备申请材料,包括简历、论文、经验书、推荐信等等,一般顶尖名校会要求申请者拥有3到5篇发表在本学科顶级期刊的论文展示出持续的研究潜力。

    做好准备之后才能提交申请,申请通过后收到面试邀请,还要去试讲,面议,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才有被录取的可能。

    像在美国的顶尖名校,一个职位通常会吸引超过200多名申请者,而这些申请者是来自全球范围内各大顶尖名校的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但最终只有5到10个人能进入最终面试。

    到了这里还不算完,科研启动资金也是极为关键的竞争点。

    特别是理工科的助理教授,在正式进入聘用期后还需要自行筹措50~100万美元的实验室建设经费。

    一般都是用自己在博士期间做出来的各种成果,去进行各种青年科学家奖项的申请,或者是拿着有时间落地可能性的成果去找企业投资,从而拿到经费。

    而财政经费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续聘决策。

    哪怕是在世界顶级名校里新聘的助理教授也常有三四成的人会面临着研究经费不足的困境,从而失去了续聘资格。

    像小王和小薛这样的,就代表着他们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都不用担心自己会失业。

    大不了就去世界名校当个十几年的助理教授,刷完资历,当不下去了,再跑回来国内,稳稳的长聘副教授没得跑。

    就连只是在部分成果后面挂个名字的江浣溪,现在本科学业都还没有结束,就经常收到各大名校的读博邀请。

    这就是一项世界级成果能够带来的好处。

    而现在许青山摆明了就是要把这项成果给他和伊恩平分。

    伊恩还好说,这个成果的源头毕竟也算是伊恩的想法带来的。

    自己就完完全全是许青山塞进来分成果的。

    要知道自己之前做的研究领域,可完全不是这方面。

    所以张珂心里很有数,他不会拒绝许青山给自己发的奖励,他只会让自己更加的忠于许青山。

    大家都是成年人,有些事情不必放在嘴上。

    张珂很是积极的和伊恩请教着关于这方面的各种细节,还有自己回去之后应该去看一看哪些专著或者是论文来增加自己在这方面的理解。

    伊恩也稍微有一些惶恐,虽然黄种人显年轻,但眼前这一位年纪,可以算得上是他叔叔的研究员这么谦逊的跟他请教着各种问题,还是让伊恩有些紧张。

    好在,大家都是学计算机的,张珂深厚的功底和算法能力很快就得到了伊恩的推崇和认可。

    两人虽然差了十几岁,但谈起来却十分融洽。

    “很好,你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基本的交流,我大致的讲一下整体的流程和思路。”

    许青山拍了拍手。

    两人也看向了他。

    “我把这样的深度学习框架命名为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你们也可以直接简称GANs。”

    “基本原理,刚刚伊恩也已经和你交流好了。现在我简单说一下训练策略和优化方法。”

    许青山刚一开口,伊恩就瞪大了双眼,看了看张珂,又看了看许青山。

    “Amazing!许!你简直就是我心目中的学术上帝!”

    或许是不再单独相处,有第三个人的加入,伊恩稍微恢复了一些之前的那种社交牛杂状态,用夸张的语气说道。

    “你不会要告诉我,刚刚我们在交流的时候,你坐在这里喝着这个茶,脑袋里就已经构想好了整个实验的流程?”

    哪怕在加拿大的时候听过了许青山各种各样传奇的事情,也收集了不少许青山在媒体上公开的证明现场视频。

    可当许青山的神奇作用在了自己擅长的领域时,伊恩还是难免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和振奋。

    “也许吧?”

    虽然许青山有很多的迷弟,可是像伊恩这样狂热和勇于喜欢表达的也不算特别特别多。

    许青山忍不住小装了一下,淡定的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GAN的训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非合作双玩家博弈的过程,双玩家博弈也意味着正常,要以交替训练的方式来进行,珂哥对于博弈论应该也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吧?”

    “嗯,学得应该还算挺扎实的。”

    张珂点了点头,又补充道。

    “之前我们在突破黎曼猜想的时候,第六部分有涉及到博弈和拓扑的应用。”

    “很好。”

    许青山颔首道。

    “思路很简单,你们在制定训练策略的时候主要注意两点就行,第一是交替更新,控制变量,要先固定好生成器,指训练辨别器,让其能更好地区分真假样本,然后再固定辨别器,去训练生成器生成更逼真拟真的样本。”

    “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好损失函数,保证好概率最大化原则。”

    “也就是生成器的损失函数通常要让辨别器认为生成样本是真实的概率最大。化而辨别器的损失函数则是让其正确分类的概率最大化。”

    伊恩抢答道。

    “bingo,确定极限。”

    许青山打了个响指。

    “这是最基础的路线,剩下的就是优化方法,你们要做好平衡训练、保持生成器和辨别器的能力平衡发展,不会因为失衡而导致生辩失效。”

    “维持平衡的时候可以用上各种正则化技术,例如标签平滑。”

    “其他的你们可以自己考虑一下,拿不定的找我,ok?”

    许青山朝着伊恩和张珂挑了挑眉。

    “没问题,你这就差把饭喂到我们胃里来了。”

    张珂摆了摆手,满脸灿烂。

    许青山这和把一份荣誉直接戴在自己头上有什么区别?

    “我,我也没问题!”

    伊恩举起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