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云少陵字数:4687更新时间:25/04/27 09:15:37
    施义公眉头紧蹙。

    他今年已经44岁了。

    对于从事科研行业的学者来说,44岁是一个很微妙的数字。

    因为再多一岁,就意味着将要和许多发展期的荣誉、项目失之交臂。

    若再小一岁,两三年的时间,则还有进行身为青年学者最后一次冲击的机会。

    当然,对于施一公这种海归顶级学者来说,国内许多教授拼尽全力才能获得竞争资格的荣誉和项目,是他唾手可得的。

    不仅仅是他那傲人的学术成果,也是因为他身后那座传承多年、底蕴雄厚的至尊学府。

    施义公承认,许青山的这番话对于他来说确实有一定的煽动性,也触动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求。

    但是,这只是空谈。

    施义公从来都不是空喊家,他是实干派,就像是后来他在华清大学当上了副校长之后,深入地了解了华清的机制之后,便开始着手搭建西湖高等研究院,为几年后的西湖大学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甚至不辞辛苦地一边搞学术,一边到处去拉赞助,到处去找资源,联络整合自己的人脉关系。

    但许青山却觉得施义公去办西湖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浪费。

    因为施义公的学术关系范围有限,在国际上的威望也有限,虽然在13年成为了华科院院士,可在国内外的可用资源也依旧有限。

    尽管如此,施义公还是打造出了独特的西湖大学。

    一所和许青山预想中的青山大学不谋而合的研究型院校。

    但西湖大学的优势科目取决于施义公这位创始人的关系网,但生物学、化学相关的领域,又是出了名的高投低产。

    一套最前沿的科研设备,需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从来都是没有固定答案的。

    因为很有可能一套设备还需要学者自己去设计,以满足自己在这次实验中某些特定的需求。

    在应用类科研项目里,时常会遇到花几十万、上百万,就为了一套项目里只出现一次、实验时间很短,复用率很低的仪器。

    可这又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应用类科研的实验是一切的基础。

    没有真实、正确的实验数据,那很难真正地推动科学造福人类这一议题的发展。

    但实验本身又是长期投入、大量投入,获得未知产出和成果的存在。

    所以,对于一所研究型大学来说,前期就以实验型应用学科作为基本盘,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

    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投资和时间的等待。

    但如果有许青山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许青山目前想要建立起青山大学来,前期的核心学科必然是数学和计算机,而生物、物理、化学这些基础学科同样也会成立,只不过前期的投入肯定不会太多。

    在这种前提下,许青山有很大的信心能够短时间内把青山大学的国内外地位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华夏第一所真正能够屹立于世界科研之巅的研究型大学。

    数学和计算机有两方面好处。

    数学,前期投入少,真正的花销其实只在于顶级教授的聘请,哪怕是需要设备跑数据,实际上用的也是人家隔壁计算机的算力。

    数学这门学科想要做出成绩来,最高的成本并不是什么设备、资源。

    而是人。

    研究者才是数学最高的要求和最大的门槛。

    但有许青山他们六位国际顶级数学学者在,人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只要他们公开招生,哪怕青山大学再怎么籍籍无名,全球最具有潜力和智力的数学生们也会蜂拥而至,希望能够成为他们的学生。

    也就不用担心初期招生的生源质量问题。

    围绕数学学科建校,困难被许青山一力抹平,剩下的就全是优点了。

    至于计算机。

    相比起提高青山大学科研话语权上限的数学系,计算机系完全可以被视为青山大学最能下蛋的金鸡。

    虽然计算机也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但是它的投入十分固定。

    一所顶级大学在新时代里是势必要有自己的数据中心的,而许青山在计算机领域,特别是机器学习领域所积累的、拥有的、远见的,都将为青山大学带来十分丰厚的回报。

    谁说许青山不能成立起一个Open AI作为校企的?

    而且相对于其他需要搭建起超大型实验设备的基础学科来说,计算机所需要的设备费用已经很便宜了。

    实在不行

    到时候把闲置的实验室设备都投入去挖矿,单靠吃虚拟货币都能维持住青山大学的运营。

    当然了。

    这也就是开开玩笑。

    许青山毕竟另一个身份也是华夏巨贾,并不需要这样的手段,他又不是老蔡

    说来,许青山就想起了老蔡以后会直接以美图的名义,大手笔地投资虚拟货币,也是有赚有赔,就是经常上热搜而已。

    施义公不讲话,许青山脑海中思绪纷飞。

    当然。

    他也想好了。

    如果施义公答应成为自己的行政校长的话,那生物学科也将成为前期重点投入的学科。

    毕竟,要给校长一定的尊重嘛。

    许青山已经开始畅想施义公在答应加入青山大学之后,自己应该要怎样尽快地调配好足够的科研资金。

    可施义公却在沉默良久之后,看着眼前这位在华夏创造了不少学术奇迹的年轻,摇了摇头,吐出了一句话。

    “抱歉,我想我还是没法接受你的邀请。”

    施义公眼帘低垂,他的脸上其实还是有些许的疲惫。

    “我只回来了三年的时间,并不是你最好的人选,而且华清也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源和机会,这样贸然离开的话,并不合适。”

    施义公抬起头,正视许青山。

    “不过我觉得你的想法确实很有道理,我个人希望你能成功。”

    许青山还想说些什么,却见施义公抬起手来制止了他的下一步发言。

    施义公苦笑地看着许青山道。

    “许神,我叫你许神了,你可不能再说了哦。”

    “我是真怕你继续说下去,我真心动了,到时候就麻烦了。”

    施义公叹了口气,见许青山不像是个容易放弃的人,于是继续说道。

    “我才回来华清三年不到,我在华清培养的第一批学生都还没有可以完全脱离我,并且形成完全培养体系的阶段,我确实很向往你所说的那种未来,但是我也不能成为一个没有担当的人,就这么把这些正在培养的学生抛下。”

    施义公看着许青山,问道。

    “许神,你应该也不会轻易地抛下你的学生们吧?”

    许青山哑然。

    一直以来他其实都算是顺风顺水的,强大的学术研究天赋,让他基本上都是属于万人追捧的状态。

    但凡是他主动开口招揽的,或者是邀请的,基本上不太会有拒绝他的。

    施义公这样坚决地拒绝自己的,许青山还是第一次见。

    只是,施义公的问题,也确实让许青山无法反驳。

    “好吧。”

    许青山也苦笑地摇了摇头,说道。

    “如果施教授改变主意的话,随时联系我,青山大学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许青山没有再过多纠缠,了解了人家的想法,礼貌地告辞了施义公之后,许青山就往京城大学回去了。

    许青山的迈巴赫回到京城大学的时候,大家还在热闹地争辩着。

    而许青山回来先跑去华清的消息,也被周其凤他们知道了,刚好今天数院和部分校领导在开会,他们一听到许青山回了学校,就直接让许青山也过来开会。

    许青山原则上是不参与京城大学数院的行政工作的,只是这一次老周直接打电话过来了,他手里又没有什么事,干脆就参加一下。

    只是当许青山一进会议室的后门,坐在主位的周其凤就停下了发言,看向了他。

    其他人的目光自然也同时被吸引了过来。

    全场领导都盯着许青山看,那种奇怪的眼神看得让许青山觉得有些发毛。

    “额大家下午好啊”

    许青山前进也不是,后退也不是,干脆就在原地朝着大家招了招手,打个招呼。

    在场的一大半都是熟人。

    自己刚刚从华清大学出来,多少是有点心虚的,这时候大家这种眼神看着自己,许青山是真一时间不知道干啥好,尴尬得一批。

    “哟,这不是我们京大未来的许院士嘛?怎么?华清的茶好喝不?”

    周其凤这位校长先开炮了。

    不过,话语里味道倒没有特别冲,就是那股阴阳怪气的味,都快冲出会议室了。

    “嘿嘿。”

    许青山挠了挠脑袋,嬉皮笑脸地直接在尾席找了个地方坐。

    “笑什么呢?坐那么远干嘛?过来这边坐。”

    周其凤也不管开会了,拍了拍身边的椅子挑了挑眉。

    “怎么?要是坐不舒服,要不我的位置给你坐?”

    老周火力全开。

    其他人倒是收敛了目光,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眼神里都是笑意。

    大家也都很久没有见到许青山和周其凤这幅模样了。

    要不说爱会过期呢?

    “不用了不用了,我就坐着挺好的。”

    许青山擦了擦汗,挥了挥手。

    “开会嘛,开会,大家继续,我就过来凑个热闹。”

    “哼,你的假还是我批的,跑了这么久,回来了竟然不先回来见见我们,直接跑华清去了,华清是有什么很吸引你的东西吗?还是有什么新的女孩?要不要我们请小江过来开会啊?”

    周其凤可没想放过许青山,继续阴阳怪气,语气幽幽的。

    “喂!老周!过分了啊!”

    许青山见周其凤不依不饶,也收起了嬉皮笑脸,他知道这招对老周这个老登没用了。

    “你都不知道我去干嘛的,你就这么说我,真是太让我痛心了!”

    “你去干嘛?难不成你还能这样大摇大摆地去华清挖人啊?”

    周其凤撇了撇嘴。

    他倒也不是真生气,而是提醒提醒许青山,京大才是他的家,哪有人出去浪完回来不先往家里跑,而是往邻居家跑的?

    “嚯!你个老登还真猜对了,我就是过去挖人的,就是没挖成功。”

    许青山也撇了撇嘴。

    “你挖谁去了?华清竟然让你这么随意地去挖人,顾炳林是真老了。”

    老周继续和许青山拌嘴。

    “我们现在京大也不需要挖华清的什么人吧?除非是要去把姚院士挖过来?”

    一旁一直在偷笑的田刚有些诧异地开口问道。

    倒不是他傲慢,实在是华清的数学系和京大没有什么可比性,差距太大了。

    丘先生在华清那边折腾了那么久,什么名堂都没有折腾出来。

    京大这边一个许青山火了两年多,直接把整个华清数学系都秒成渣渣了。

    “我是去挖施义公的,不过你们也看到了,我这不是没挖成功么。”

    许青山郁闷地说道。

    数院的大佬们对于施义公倒是听过名字,但是具体不是很了解,毕竟大家精力都在数学了,哪有多少时间去研究生物。

    倒是周其凤和另外一个李副校长对视了一眼。

    “你在想屁吃呢,当初施义公从美国回来华清的时候,华清也是给了很多超规格待遇的,人家过两年就评院士,当副校长了,你拿什么去挖人家啊?”

    周其凤翻了个白眼。

    “难不成你还要把我这糟老头子的位置许给人家吗?”

    倒是没有人说许青山没有发言权的事情,大家都默认他有。

    哪怕许青山现在连长江都还没评,可在校内地位,已经等同于老牌院士了。

    “那也没有,我哪敢做咱京大的主,不扯了,咱们今天开啥会呢?我能做点啥不?”

    “今天主要是数院的领导班子要调整一下,长平院长也当了几年了,是时候往上动动,不过校里现在没什么位置,在讨论长平去哪,而且数院这边让谁来当新院长。”

    周其凤说道。

    “哦嗯?”

    许青山低头说道,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猛然抬头,两眼放光。

    这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瞌睡来了送枕头吗?

    “好了,会议继续,现在是提名大跃来接长平的位置是吧.”

    许青山眯起眼睛,盯上了坐在右手边第一位的那位斯文男人。

    王长平,数院院长,许青山和他打的交道不多不少,但即是老乡,也是老领导,许青山自然也了解这位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斯文老乡。

    施义公不来,老王正好合适啊!

    许青山是知道的,老王当院长这几年,虽然数院除了自己,没有出现什么爆炸性的成果事件,但是稳定啊!

    数院是稳定在发展的。

    而且不管是教师管理还是学生管理,老王都做得挺好的。

    最重要的是,足够熟悉,足够了解,也足够配合。

    就决定是你了!老王!

    王长平耐心听会议,突然打了个寒颤,差点打出喷嚏来。

    嗯?谁在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