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还真有姓宋的大夫?!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腰子少放盐字数:4501更新时间:25/04/27 03:54:13
    “话说回来,咱们继续今天的学习。”

    陈露阳正经道:“有人说,多子多福。可是仔细想想,多娃多吵才是常态!”

    “我不知道你们是咋长大的,大家都知道我,我家里一共仨孩子,我排老二。”

    “小时候的事儿就不提了,现在我还和我妹三天两头干一仗呢,家里真是不消停。但是如果咱们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一个小家伙身上,亲情更浓厚,家庭关系也更和谐。”

    陈露阳这边正说着,忽然后排传来了一个男声:

    “那不是为了要儿子嘛!”

    陈露阳听到这话,猛的一拍大腿,痛心疾首道:

    “同志,时代不同了!”

    “有些同志可能心疼:“不生二胎,万一头胎是女儿咋办?”

    “咱们男女平等早就写进了宪法,姑娘能顶半边天,不比男孩差。再说了,万一生俩还是俩丫头呢?只生一个,咱们还能少操心,何乐而不为?”

    “计划生育是国策,“只生一个好”是我们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作出的共同选择。有人说,计划生育的意义像是种树,今天种下的,是为了明天更美好的风景。”

    “同志们,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拥抱更加幸福和谐的生活!”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谢谢大家!”

    “讲的好!”

    小徐干事第一个站起来,啪啪鼓起掌来。

    速度之快,反应之迅速,连董满贵都比下去了。

    车间众人先是一愣,接着也跟着疯狂鼓起掌来。

    好家伙……要不说咱主任水平高呢!

    全程脱稿不说,

    连督导检查的工会干事听完了都带头鼓掌,这水平必然嘎嘎地!

    听着车间里热烈的掌声,杜涵如坐冰窖。

    完了……

    全完了。

    这主任讲的跟自己写的,完全就是两个东西!!

    以前自己写的不好,主任还能指点指点,说上两句意见。

    这次连说都没说,直接自己重写一份……这分明是对自己的材料相当不满意啊!

    这边杜涵疯狂自我怀疑的时候,小徐干事已经走上台,双手握着陈露阳,激动道:

    “小陈主任,讲得真太好了!”

    “等我回到工会,一定要好好跟贾主席汇报,争取给咱们车间争取典型。”

    陈露阳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本能的后背发凉。

    “小徐干事,你就别夸我了!我这点水平我知道,跟其他车间的主任和咱们办公室的领导比不了。”

    陈露阳虽然是个喜欢出风头的人,但也得分是什么风头。

    要是让他给全厂同志宣传生产经验,讲个外语,介绍个汽车技术什么的,他乐意。

    可这毕竟是三八妇女节的主题活动,

    光是给车间讲计划生育就够不好意思了。

    万一小徐干事把他报上去,让他给全厂老娘儿们讲计划生育,他就不活了。

    可是这事儿明显由不得他!

    小徐干事此时明显已经上劲儿了,不管陈露阳咋说,他都一定要把小陈主任给推上去!!!!!

    只是……光有一个《只生一个好》份量不够!

    小徐干事看了一圈,终于发现了车间不同的地方。

    “小陈主任,我发现你们车间的卫生和物品摆放很整洁啊!”

    陈露阳听到这句话,马上就来兴头了。

    “我们车间今年创新工作思路,制定了‘两整两清一素质’车间工作法。”

    “这就是车间工作法带来的具体效果。”

    小徐干事眼睛一亮!!

    这素材不就来了吗!!

    当下,小徐干事认认真真的将“两整两清一素质”车间工作法问了个清清楚楚,随后又把车间内部的具体情况都拍了照片。

    最后才心满意足的收拾东西告别。

    “呼……”

    陈露阳呼出一口气。

    总算是把最难过的一关给过去了。

    今天下午马可波罗波他们要与融合车间和生产车间的人碰个头,研究适应双曲面车顶的冲压模具的事儿。

    他进屋,准备喝口水就走。

    结果敲门声响起,杜涵满脸通红的走了进来。

    “咋了?脸通红呢?发烧了???”

    陈露阳端着茶缸的手停在半空,一脸关切的问杜涵。

    最近开春了,厂里来了一波流感。

    不少人都大鼻涕嘞些的。

    唐喜那傻子就更别提了,泡了开江水,又跟着宋廖莎出去看病折腾一下午。

    现在别说尿炕的事儿了,人都快跟着烧着了。

    给宋廖莎吓的直接背他去厂职工医院打点滴去了。

    有了唐喜这个事儿在前面,陈露阳下意识以为杜涵也是来找自己请病假的。

    “你要难受就回家休息,车间这边不用担心出工的事儿。”

    杜涵一脸的抹不开面:“主任,我错了。”

    陈露阳:???

    “错了??你错哪了???”

    杜涵:“我材料没写好,下回我一定好好写。”

    陈露阳懵了一下。

    什么材料?

    “啊……你说只生一个好啊?”

    陈露阳:“我还以为啥事呢!你这进门就认错,给我都给整不会了!”

    “材料我看了,写的挺好!”

    “你现在写东西可比之前写的好多了,提出表扬!”

    杜涵不解了。

    “那主任,你为啥没用我的材料啊?”

    陈露阳总不好意思说自己的材料被老陈抢走了,只能找了个借口道:

    “你写的虽然好,但是吧,书面痕迹太重了,念起来感觉距离感太重。”

    “最近车间事儿也多,我就干脆自己写了两笔。”

    “别有啥心里压力,干的真挺好,下次继续努力!”

    陈露阳这边给杜涵一顿表扬加期许,听的杜涵自信心再次树立!

    距离感太重……

    那就是下次写的再亲切点,口语化点呗!

    杜涵抓住了语句中的“重点”,道:“主任您放心,下次我保证好好写!!”

    ……

    瞧着杜涵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陈露阳道:

    “最近感冒的人多,一会儿我跟后勤打个招呼,看看能不能弄点醋烧开,喷车间里消消毒。”

    “你写个工作提示贴门上,让大家最近都注意保暖,别感冒。”

    杜涵高高兴兴道:“行!”

    下午

    当陈露阳在会议室,给中意双方担当技术翻译员的时候,

    小徐干事也在办公室库库写材料。

    桌子上,记录着“两整两清一素质”工作法的小本本摊开。

    小徐干事一边对照着小本上记下来的内容,一边组织措辞,钢笔在稿纸上刷刷一顿写。

    同办公室的小姜干事原本也在写稿,

    瞧着小徐干事这么一副奋笔疾书的模样,小姜干事好奇道;

    “主席又给你派活了???”

    小徐干事道:“没有,我刚刚去橡胶车间,他们的学习会举办的非常好,而且车间还推出了一个工作法,我想着怎么能把这两个捏合一起,出一个新闻简报。”

    小姜干事好奇站起身,走过来看。

    “只生一个好……这题目怎么跟锻造车间主任的题目一样?”

    小徐干事道:“父子俩嘛,没准都是回家一起商量好的。”

    小姜干事点头:“也是~”

    会议室与工会都在主楼。

    快到四点的时候,会议室的门打开。

    走廊里传来了熙熙攘攘的人声。

    隔着门,还能依稀听到小吴他们的愤怒。

    “我可真是服了这些洋人了,一个破车灯都改几遍了!”

    “上几次灯泡厂跟咱就已经不乐意了,结果这回他们又拿回了一个图纸,怎么这么磨叽呢!”

    接着陈露阳的声音传来:

    “消消火。”

    “他们这些意大利的设计师就是喜欢不断完善设计,再说了,他们精益求精对咱们是好事儿。”

    “这要是随随便便给咱们画一个图纸就完工,那咱们哭不哭?”

    曹青杭叹了一口气:“话是这么说,但也总不能这样反反复复。省里还等着咱们的成绩呢。”

    陈露阳:“我知道了曹工,等一会儿我去跟他们沟通沟通,把咱们的想法跟他们说一说。”

    听着走廊的动静,小姜干事悄悄说了句:“又吵吵起来了。”

    小徐干事也是竖着耳朵听半天:“我记着上次他们就骂车灯的事儿,咋还骂?”

    小姜干事八卦:“听小陈主任的意思,好像意大利工程师们过度追求完美和细节。”

    “欸?你去看那些意大利女代表交上来的画了吗?”

    “她们画的铅笔画可好看了,有一个把东方大街的教堂都画出来了。就上面的花纹和糖果屋顶,全都画的可详细了呢!”

    小姜干事兴致勃勃的跟小徐干事讲话。

    走廊里,曹青杭看着老薛,不放心道:“你就别挺了,明天赶紧去医院瞅瞅!”

    头两天老薛中招,都发烧两天了。

    就是干挺。

    刚刚开会的时候人都快晕过去了。

    小吴自告奋勇:“老薛,实在不行明天我领你去省医院看!”

    曹青杭道:“对!小吴你明天领他去医院瞅瞅,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

    陈露阳在旁边开口:“正好我刚跟后勤打了招呼,要了些醋。明天咱们咱们车间也跟着一起消杀消杀。”

    曹青杭提醒:“别忘了还有意大利工程师他们,可别让他们生病了。”

    陈露阳:“放心吧曹工,回头他们的消毒工作我亲自上。”

    ……

    第二天一早,

    小吴骑着自行车领着老薛去了省医院。

    结果一进医院,顿时把小吴给看震住了。

    “怎么这里人这么多!”

    只见医院里面都是人,还有不少抱着孩子的,哭喊哇哇声混成一片。

    “这茬感冒是真够严重的。”

    小吴不敢耽搁时间,给老薛挂了个号,拿着挂号单就往二楼走。

    二楼的走廊里排满了人。

    好不容易排到他们了,小吴领着老薛进屋,就看见医院科室里正面对面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大夫。

    俩大夫虽然都戴着口罩,

    但是能大概看出来男的四十多岁,女的是个白净斯文的小姑娘。

    在他们的问诊桌上,各有一个名牌,上面写着大夫的名字。

    男的是田敬田大夫,女的叫宋晓宁宋大夫。

    ……宋大夫……

    小吴和老薛眼神一凛!

    陈露阳之前告诉他们,让唐大乐用开江水泡脚治脚气的,就是省医院的宋大夫。

    不能就是这位吧???

    虽然省医院未必就这一个姓宋的,但是旁边那个田大夫明显看着比这个小宋大夫靠谱多了。

    老薛病的再严重也只是个感冒发烧,

    万一要是误了医诊,再瞧出个好歹,那可就完了。

    “你们两个谁看病?”

    宋晓宁刚看完上一个病人,轻柔的开口问道。

    “他看!”

    小吴指着老薛,马上跟自己撇清关系。

    “坐着吧,什么症状。”

    宋晓宁白嫩细弱的手指轻轻翻开新的一页病历小本,将钢笔帽拔出扣在笔身上,端庄的坐在位置上准备写病历。

    她本来生的就白,又穿着白大褂,整个人在阳光下感觉白到发光。而偏偏白色的帽子里又露出了几缕绒毛似的小头发,看着就模样乖巧的让人喜爱。

    可是看着喜爱是一回事,有没有真本事给人看病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老薛不托底的问了一句:“小宋大夫,我想问一下,咱们省医院姓宋的大夫多吗?”

    宋晓宁漂亮的杏仁眼睛看了一下老薛,好奇问:

    “我刚来上班没多久,这个还真不清楚。同志,你问这个干什么?”

    老薛不好意思道:“就是想打听打听。”

    宋晓宁没开口,科室老田开了病历,主动道:

    “好像就小宋一个,同志,你要打听谁啊?”

    老薛连忙赶紧道:“就是随口问问。”

    “那个小宋大夫,我一个男同志找您看病不太方便,我还是等等这位田大夫吧!”

    老薛心有余悸的看了一眼宋晓宁。

    乖乖……

    这小女娃瞅着挺白净斯文的,怎么开的偏方那么不着调!

    田敬大夫笑道:“同志,这你就犯不上了。大夫看病哪有那么多说道!我们这个小宋大夫也是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看病很不错的!”

    老薛一脸憨厚的老老实实站在田敬桌子后面,嘴里道:

    “我在这等着就好。”

    宋晓宁奇怪的看着老薛和小吴。现在生病的人,排队瞧病的人更多。

    刚刚主任还领着两个人过来加塞看病呢,

    结果这俩人排到了却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