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类别:
女生频道
作者:
长夜风过字数:4423更新时间:25/04/27 01:01:15
张潮和王震旭来到演播厅,这里台上的灯光已经亮起,台下的观众也已经就位。
《读卖新闻》不仅是日本销售量最大的报纸,同时是日本最大的媒体集团,旗下有两家电视台:读卖电视台,日本电视台。
其中「读卖电视台」以大阪为中心,播出地区包括大阪、京都、兵库、滋贺、奈良等地。
「日本电视台」则以东京为中心,覆盖了东京都市圈的所有地区。
这次他们就是在「日本电视台」接受渡边恒雄的采访。
不过比较让张潮奇怪的是,现场竟然摆放了四张单人沙发。除了自己和担任翻译的王震旭,难道还有其他人?
渡边恒雄已经坐在其中的一张沙发上,悠闲地抽着烟斗。
日本的禁烟条例很严格,如果不是他位高权重,又在自家地盘上,恐怕早就被检举了。
看到张潮来到现场,渡边恒雄收起烟斗,站起身来,笑呵呵地张潮握了握手,道:“中国有句老话‘后生可畏’,你就像是这句话的具象表现。”
这回用的是日语,王震旭翻译以后,张潮连忙客气了几句。
王震旭内心则难掩激动,毕竟渡边恒雄这样的大佬,就算是自己的导师饭塚容教授也和他差着辈分,自己能见到“活的”日本新闻史传奇,也足够在同学那里吹嘘一阵子的了。
导播看到双方已经熟络了,于是打出手势:“可以开始了。”
三人并排站在镜头前,演播室里的灯光随即全部亮起,做了简单介绍以后就各自坐到沙发上。
渡边恒雄首先开口道:“张潮桑,最近你在日本做了一些不得了的事呢。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中国的作家能在日本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
渡边恒雄一边说,王震旭在张潮耳边一边翻译。
等渡边恒雄把开场白说完,张潮才开口道:“其实我这次来日本主要就是为了自己新出版,以及马上要举行的「中日青年作家交流会」做一些前期工作。
会卷入这么多的意外当中,确实也是挺‘意外’的。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相信在日本发生的一切,也是这样。”
渡边恒雄笑道:“对你来说可能是‘最好的安排’,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可就不是了。”
张潮一脸认真地道:“我觉得对石原先生来说,也是最好的安排。”
渡边恒雄一愣,心想你该不会在节目上也不放弃“追杀”石原吧?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听张潮解释道:“石原先生的一生已经足够精彩,但还缺少一笔浓墨重彩的结尾。
这么说对一个住院的老人来说可能有些残酷,但对一个一生执着于口舌之争的作家来说,未尝不是让人永远记住他的方式。就像三岛由纪夫那样……”
渡边恒雄:“……”不过很快就接过话感叹道:“石原桑一生在口舌上不输于谁,想不到最后却栽在这上面……”
日本与中国文化背景不同,没有什么“孝文化”土壤,所以也没有那么强烈的尊老思想。何况石原是先把张潮摆在「敌人」位置上刻薄攻击的,如今被“轰杀成渣”,倒也没有什么人觉得张潮道德有亏,最多就是认为这小子口才太毒辣。
不过渡边恒雄显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停留,他采访张潮不是为了鞭尸石原的,于是马上转移了话题,问道:“我们知道你是中国近几年彗星般出现的年轻作家,与以往中国作家给人的感觉非常不同。
你非常喜欢在公众媒体上表达意见,更像一个雄辩家。这是你这一代中国年轻人的普遍特点吗?”
张潮沉思了一会儿,才答道:“如果我说自己不具备什么代表性,我只能代表我自己,那就太虚伪了。
任何作家有了上百万的作品销量以后,都不可能只代表他自己。他身上一定有一种让时代共鸣的特质。
所以我认为我代表了今天中国很多年轻人的特点。
面对观念上的分歧或者无端的恶意,我们不再像父辈一样内敛、沉默,在争执面前往往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们不仅会质疑、会辩论、会抗争,而且还是以极其喧嚣的方式。互联网放大了这种个性,而我算是第一代被互联网精神浸透的中国年轻人。
所以我格外喧嚣。”
渡边恒雄疑惑道:“互联网自由、平等的特性,确实会造就这种性格,但是日本比中国更早普及互联网,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网络论坛,都比中国更早成熟。
为什么日本没有产生像中国一样的‘互联网一代’?日本出色的年轻作家也不少,但似乎没有一个像你一样……恕我直言,‘吵闹’的。这又是为什么?”
张潮听完问题,微微一笑道:“其实这个答案何必由我来说?它就在您刚刚的问题里。”
渡边恒雄有些意外,思考了一会儿才有些不确定地答道:“你是说,‘成熟’?”
张潮点点头道:“是啊,成熟。在日本,许多新技术都成熟得太快、成熟得太早。互联网普及化到现在不过10年时间,为什么您认为它‘成熟’了呢?”
这个观念让渡边恒雄难以理解,他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10年了,它还不够成熟吗?要知道,在日本,不仅能依靠互联网来获取信息,互相沟通;
我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做生意,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想要了解产品、联系生产只需要点击几下;
哦,还有日常消费,据我所知,东京的许多餐馆在美食网站找到评分,食客只要按图索骥就能找到它们。
还有现在的视频网站,大家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精彩的影视剧……它还不够‘成熟’吗?”
渡边恒雄说完,观众席中响起了一片附和声。对日本人来说,眼前的互联网就已经相当够用了,他们想象不出以后还能怎样。
张潮则在心中冷笑不止。某种程度上,这算是日本的优点,但也是束缚他们的枷锁。
比起中国人,他们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制度、新工具,并且会在很短时间内在本国环境下将之催发到原产地也自叹不如的程度,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但是这些思想、制度、工具被迅速“催熟”后,日本人就会沾沾自喜地停留在原地,反复压榨成熟品的价值,哪怕已经变成“药渣”了,仍然舍不得丢掉,还要为此编造出诸多美好的理由
比如2024年还在使用的传真机、3.5寸软盘,比如2024年还和2004年一个德性的论坛版式……
这种保守的结果就是,一旦缺口被打开,就是整个行业的彻底溃败。就像日本人坚持使用翻盖手机直到2014年,在上面发展出了看电视、浏览网页、移动支付、视频通讯……等一整套完善的独立生态。
但等iPhone撬开一条缝后,2年之内,日本本土的手机厂商几乎全军覆没,不仅国际市场没了,国内市场占有率也掉到了个位数。
张潮开口道:“我不是产业专家,我不想判断或者预言互联网在日本是不是已经‘成熟’了。
我想说的是,它成没成熟不是重点,重点是各位这种迫不及待认为它‘成熟’的心态。‘成熟’意味着变化停滞,陷入自我重复的漩涡当中。
当中国的年轻人认为‘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时候,日本的年轻人却觉得这个世界不过如此,并不值得为此发出自己的声音。
所以我们更有勇气向既有的规则发起挑战,而日本的年轻人或者逃避、或者接纳。”
渡边恒雄神色一滞,有些苦涩地问道:“你觉得日本的年轻人缺乏勇气?”
张潮道:“个体并不缺乏,但整体确实如此。准确来说,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缺少勇敢的个体。
但作为一个整体,要展露出挑战规则的勇气,我认为至少日本并没有做到。”
渡边恒雄思考了一会儿,忽然转向台下,对着观众道:“我老了,不想用老人的眼光看待你们。
你们中有不少年轻人,你们觉得张潮桑讲得对吗?”
随着渡边的话,观众席的灯光也随着亮起,镜头也随之对准了他们。
观众们显然有些惊慌,一时间竟然没有人举手。直到渡边恒雄在台上有些不满,用半开玩笑的语气道:“诶,不要丢日本国民的脸面啊,你们这样不是坐实了张潮桑的观点吗?”才有几个人怯生生地举起了手。
现场导播很快把话筒递给其中一个大概30岁、戴着眼镜,颇有书卷气的男子,他接过话筒先做了自我介绍道:“我叫河田诚宏,我觉得张潮桑说的不对。
日本的年轻人也很有勇气,也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只是我们不像中国人那样会把意见都说出来。口无遮拦地说出意见未必全是好事,也许这个意见是错的呢?
说错了被人指出来,实在太丢人了。”
张潮听完王震旭的翻译以后,拿起自己手边的话筒道:“说出错误的意见是件很丢人的事情吗?”
台下的日本观众几乎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张潮继续道:“一个运动员在训练馆里挥汗如雨训练了四年,要开奥运会了,他害怕在赛场上输给别人丢人,就干脆不参加比赛,请问他之前的训练有什么意义呢?”
河田诚宏有些不服气地又站起来道:“那不一样,运动员是经过了四年的艰苦训练,他当然要参赛。不能这么类比!”
张潮笑了起来,追问道:“你之前接受的教育、读过的书、做过的事,难道不是在‘训练’吗?如果这都不能支撑你们勇敢说出意见,那是不是还要‘训练’的‘训练’?”
河田诚宏哑口无言,满脸通红,颓然坐回了座位。
渡边恒雄听完两人的对话,略有所思,他对张潮道:“所以这就是你说的,日本年轻人缺乏勇气的原因?我们太在乎面子,如果觉得会被人驳斥,就干脆不把话说出口。”
张潮点点头道:“是啊。石原慎太郎先生一生不就靠肆无忌惮地‘敢说’,就被视为‘男子汉’和‘武士’吗?说明这种勇气在日本,是一种比中国更稀缺的资源。
东亚文化当然都有内敛、隐忍的一面,只是中国人更不容易沉溺在其中而已。”
渡边恒雄叹了口气,其实这些思考他作为日本的文化精英也曾经做过,但是始终无法如张潮这样的旁观者一样洞若观火地指出来。
过去外部学者研究日本的民族性,要么就太执着于表象导致观点偏颇,如《菊与刀》;要么就是太过于“客气”,以至于缺乏针砭力。
张潮不是学者,但作家自有其洞悉世界本质的锐利,所以虽然说出的意见并不算多么深刻,但却能从交流的细节入手,直切要害,并且直白、准确地表达出来,让现场所有的日本人都觉得有些坐立不安。
毕竟今日的日本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发达国家,听到的赞美远远多于批评,更遑论这么公开而直接的批评。
渡边恒雄道:“张潮桑的话,让我想起维特根斯坦的名言「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原来许多民族性格的秘密,就藏在我们的母语里。”
“我也不同意他的说法!大和民族从来不缺少勇气!”忽然台下一个观众大声说道,即使没有话筒,台上也清晰可闻。
渡边恒雄眉头一皱,向控场的现场导播使了一个眼色,意思再明显不过:把这个捣乱的人赶走!
但是张潮却率先出言道:“导播,能把话筒给那位先生吗?我觉得这场访谈,现在才有意思起来。”王震旭也第一时间就把张潮的话翻译了过去。
导播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只能用眼神向渡边恒雄求助。
渡边恒雄见张潮都这么说了,只好再次示意,把话筒递给刚刚说话的观众。
观众席的灯光再次亮起,这次站起来的是一个秃顶的中年大叔,一脸的傲娇神色,他接过话筒同样做了自我介绍:“我叫藤井二十郎,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
我可以用我专业告诉张潮桑,大和民族从来就不缺乏勇气。在一千三百年前,我们就在朝鲜的战场上挑战强盛的唐朝建立的亚洲秩序;
四百年前,我们依然在朝鲜的土地,挑战强大的明帝国主导的亚洲秩序;一百年前,我们终于在朝鲜的土地上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清帝国,开始成为亚洲的主宰力量!
此外,我们还是第一个在正面战场上挑战并击败欧洲列强的东亚国家;我们还占领过大半个中国,还在太平洋上摧毁了美国的舰队……
这些,都是东亚,乃至亚洲无人能做到的伟大功绩。请问,我们的年轻人如果没有勇气,怎么会一次又一次地向既有的世界秩序发起挑战,并且取得辉煌的胜利!
所以,张潮桑,你的这些话只是无稽之谈,是用巧妙的言语来掩盖逻辑的漏洞。
在铁证如山的历史面前,一切花言巧语都是苍白的!
大和民族,就是亚洲,乃至世界最有勇气、最优秀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