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长夜风过字数:4150更新时间:25/04/27 01:01:15
    目送刘以鬯离开以后,马家辉也对张潮道:“刘老师已经讲得很全面了,比我畏首畏尾的要好。”

    张潮道:“老先生看淡人生,自然与我们不同。”接着又说道:“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能促成香港学生北上参赛,希望在媒体方面得到各位的帮助。”

    马家辉道:“这本来就是一件好事,只不过被拿来当斗嘴的由头罢了。需要我敲边鼓的话,一定帮忙。”

    两人在楼下聊了一会儿天,就各自散了。

    张潮回到酒店房间,已经是一身疲惫,洗了个澡,换了睡衣,就躺在床上,还打开了电视催眠。

    张潮随手调了个新闻台,想看看最近香港娱乐圈有什么八卦。结果画面一转,他就看到自己的一张大脸,挂在了电视荧幕上。

    张潮:“……”

    只见女主持人用八卦节目特有的夸张语调播报道:

    “今日,大陆青年作家、千万富豪张潮抵港,先由专人接车,前往维港密会岭大教授徐子东,又在文坛大佬潘要明的陪同下,入住半岛酒店豪华客房,并享受至尊下午茶,尽显青年富豪的精英气质。”

    画面随即出现了张潮进入书店,在书店门口坐上潘要明汽车,以及在半岛酒店吃下午茶的多张照片,角度丰富,张张清晰。

    张潮都无语了,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拍了这些照片,也完全没有注意到有记者跟拍。只能讲他这个内地人还是低估了香港的狗仔队文化。

    徐子东、潘要明、马家辉等人都是知识分子,也没有被狗仔追拍的人生经验,所以没有想到要提醒张潮。

    不过虽然张潮警惕的还是新闻的用词——“千万富豪”“专人接车”“密会”“文坛大佬”“豪华客房”“精英气质”……

    这显然是要激起香港本土作家和文化人的“仇富心理”,让他们对张潮反感。毕竟香港作家的处境普遍都比较困难,今天张潮访问《字花》杂志的时候就已经颇有感触了。

    紧接着主持人又说道:“张潮此番来港,行动住宿都展现了大陆新一代‘文坛太子爷’的尊贵气质。

    据悉,今晚9点左右,香港文坛泰斗刘以鬯罕见离宅,由潘要明亲自揸车相送,直至11点方才返屋企。

    自2001年交出《香港文学》总编辑大权后,刘以鬯已经多年不问世事。此次神秘出行,应是前往与张潮见面。”

    张潮都麻了,自己在大陆虽然出名,但是从来就没有这种待遇。香港人对文坛风云又不感兴趣,自己又不是什么大明星,在自己身上投注这样的媒体资源,肯定有目的。

    主持人最后总结道:“张潮贵为内地‘作家首富’,来港除了调停日前学生参加‘新理念作文大赛’复赛风波,是否是向本土草根文人示威,亦未可知。

    本台将持续追踪张潮行迹,为广大市民带来最新、最热辣的消息。”

    “啪!”心情大坏的张潮把电视一关,开始琢磨起明天的行程与对策。

    原本计划当中,未来两天他会做两件事,一是接受媒体采访,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和复赛选手座谈,打消他们的疑虑。

    但是香港媒体对他的倾向性报道,显然是这件事雪上加霜了。

    这里的老百姓固然有物质拜金的一面,但对有钱人的浮夸与错误,同样有“嫉恶如仇”的一面。像李超人就经常被拿来调侃,比如周星星的《千王之王2000》里,扮演李超人的罗家英台词中就有“浆糊山庄”和“牛展阁单位”。

    张潮一时半会想不出怎么扭转形象——难道要去住重庆大厦、吃街边牛杂?

    “张潮再犀利,来香港也要束手束脚。钟叔这一招大晒咯!”油麻地的一间店铺内,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眼球突出、颧骨高耸的年轻人,带着崇拜的语气说道。

    在他对面的,是一个身着黑色T恤、心宽体胖、留着一圈胡茬的中年人。他盘坐在中式红木大椅上,手里捏着一块温润如玉的石料,不断盘玩。

    听到年轻人的恭维,中年人微微一笑,先拈起面前的功夫茶小饮一口,然后才悠然说道:“张潮以为自己有钱、有名,上层关系好,就能决定一切。其实,在香港,这才是他最大的破绽。”

    年轻人闻言小鸡啄米般地连连点头道:“他哪里有钟叔了解香港市民的心态。”

    “钟叔”就是钟伟明,他现在正在自己的“石头店”里饮茶休闲。这类店向来是做熟客生意,而且往往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所以什么时候开门营业比较随意。

    钟伟明道:“香港的民心早已经厌倦了说漂亮话的官僚。那些‘大人’,不是在富豪的游艇上‘商讨经济政策’,就是在富豪的豪宅里‘规划未来发展’。

    搞到头呢,小市民还是要住50呎的劏房,食16蚊的碟头饭。那些文化人也是,为了几千蚊的出版补助,争到头破血流。张潮以为找潘要明、刘以鬯就能搞掂,哼哼……”

    年轻人给钟伟明又斟满一杯茶,继续问道:“钟叔,张潮下一步会怎么做?”

    钟伟明道:“还能怎么做?不就是开新闻发布会,讲些‘陆港团结’‘血脉相连’之类的陈词滥调咯。然后再去几个学生家里家访,许诺一些蝇头小利,希望能打动家长。”

    年轻人道:“那家长动心了怎么办?要是他们同意去沪上参赛,我们不就白忙一场了?”

    钟伟明挥挥手,蛮不在乎地道:“除非他能让12名学生都去参赛,只要有一个坚守本土,那去的人就都是‘叛徒’,剩下的这个就是‘英雄’。谁敢赌?”

    年轻人翘起了大拇指,连声道:“高啊!实在是高!”、

    钟伟明洋洋得意道:“这就叫做‘阳谋’!学着点啦!”

    年轻人疑惑地问道:“‘阳谋’,什么是阳谋?我只听过‘阴谋’。计谋也分阴阳的?”

    钟伟明道:“听说你们台岛的课本删除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难怪连‘阳谋’都不知。‘阴谋’是对方不知道你用乜计策,不知不觉就中计了。

    ‘阳谋’呢,就是对方明明知道你用的乜计谋,但是知道也冇用,还是不得不中计。历史上最有名的阳谋,就是汉武帝的‘推恩令’。我这个阳谋,其实也是从人性出发……”

    年轻人正听得如痴如醉,忽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吵杂声,还有人轻轻敲门。钟伟明皱起了眉头,今天早上自己明明没有约人,怎么会有人上门?

    不过偶尔来散客也是常有的事,特别是暑假,那些大陆来的游客经常不懂礼貌地乱敲门,也不管店面是不是在营业。

    但是想到大陆游客一掷千金的购买力……钟伟明起身到店门口,先拉开了防盗门,又把卷帘门拉了起来,准备迎接今天的第一波客人。

    但是一阵闪光灯乱照,亮瞎了他的钛合金狗眼,一时间竟然有些反应不过来。

    隐约间,一个有些眼熟的高大青年节一个箭步走到他面前,和他握了握手,道:“钟伟明钟老板是吗,久仰大名!我是张潮。”

    钟伟明这才回过神来,触电一样把自己的手缩了回来,指着外面的记者道:“这是怎么回事?”

    张潮无辜地耸耸肩道:“我打听到您的‘石头店’在这里,一般早上10点钟开业,我就赶过来了。这些狗……热心的记者朋友,不知道怎么就跟上来了。”

    钟伟明一阵烦躁,挥着手道:“我和你是两路人,我也不想和你争论什么。你有什么想法、高见,请自己对着媒体说。不要来找我,我不会配合你。”

    张潮满脸诧异地道:“钟老板,我来不是要和您争论什么的啊。听说您这里有好石头,我恰好对石头也有点兴趣,想买一块好点的自己收藏或者送人。

    您做生意的人,怎么能把顾客拒之门外呢?”

    钟伟明脑子又短路了——张潮?来买石头?这什么套路?他店里卖的都是宝石,价值不菲。

    他当然相信张潮有这个消费能力,但是他不相信张潮只想消费。张潮此来显然是蓄谋已久,不然怎么会知道自己在店里,又怎么会有这么多记者在场。

    钟伟明深吸一口,下决心拒绝张潮,于是开口道:“今天本店不……”

    话没说完,张潮就打断道:“我今天来,只看石头;要聊,也只聊石头。钟老板要是不让我进门,那我只好认为您的石头怕被看了。”

    钟伟明一生爱石,尤胜文学,哪里能忍得了张潮说自己的石头怕被看,要是再拒绝,不就承认自己的石头有问题吗?这时他忽然想到自己刚刚和屋里的年轻人说的“阳谋”,不由得一股心血上涌。

    但这时候赶人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只是冷着脸、侧过身道:“那就请吧。不过我事先声明,各位记者就不要入内了,人多事杂,碰了什么,丢了什么都不好说。

    另外,你要是借机谈别的,就别怪我送客了。”

    张潮点点头,回身向记者们道:“各位记者朋友,钟老板怕丢东西,所以还请大家在外面等候。等不及的,也可以先回去。”

    一句话,又堵的钟伟明气血翻涌,他再看向记者们,发现一个个都面色不善。

    这时候张潮已经大跨步走进店里了,原本在店里的年轻人个子本来就矮小,一下被张潮的“气势”挤压得主动坐到了角落里。

    张潮并不认识这个人,而是自顾自地看起来了石头,并且问道:“钟老板,介绍一下你的石头呗。”

    钟伟明不咸不淡地道:“我的‘石头店’,主要经营的就是各种宝石和奇石。这边是宝石区,主要有鸡血石、玛瑙、巴林石、寿山石、田黄石、猫眼石等。

    这边是玉石区,主要是各种玉料,有和田玉、蓝田玉、独山玉。哦,还有翡翠。

    这边是奇石区,主要是各种象形石,比如这块,就是肉形石。还有这块,是山水石……”

    钟伟明是个石痴,说起自己的石头就容易“得意忘形”,所以介绍着介绍着,慢慢就忘了对张潮的防备,甚至还拿起一丛他很得意的珊瑚递给张潮赏玩。

    “古代珊瑚值钱,现代采珊瑚容易了,慢慢不值钱了。但是一旦出现精品,价格反而更贵。比如现在这丛珊瑚树,颜色是纯红的,还是比较罕见的……”

    张潮看了一番,确实觉得挺漂亮的,于是问道:“这丛珊瑚树,多少钱?”声音比较大,外面的记者也听见了,纷纷伸长了脖子想听清楚。

    钟伟明看了一眼张潮,然后谨慎地道:“在我心里,石头都是有灵性的。尤其是珊瑚,它化为宝石之前是生物,所以更有灵气。所以石头不仅仅是看钱的买卖,也要看缘分。这丛珊瑚树,我还没有打算卖。”

    张潮有些失望地放下来,但还是问道:“今天您店里的石头,该不会都和我没有缘分吧?”

    钟伟明一时语塞,停了好一会儿才道:“不至于,不至于。你接着挑。”

    张潮环顾一圈,然后道:“钟老板,冒昧问一句,这些石头总价多少?”

    不管是门外的记者,还是店里的钟伟明,都被张潮这句话吓了一跳,纷纷倒吸一口凉气。都知道张潮有钱,难道有钱到这个地步了?要一口气包圆?

    钟伟明略带怒气地道:“张先生也太小看我这间小店了。我这里虽然没有那种动辄上亿的籽料和翡翠,但是您想买下来,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张潮“哦”了,连忙道:“别误会,我只是好奇而已。哎呀,上亿我确实买不了,几千万我也够呛。想不到钟老板身家这么丰厚。我认识的作家里,几乎没有能像您一样事业有成的!厉害!厉害!”

    钟伟明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昨天晚上张潮才刚被扣上“内地作家首富”的帽子,今天就在记者面前证明自己和张潮的财富差相仿佛。

    那之前自己在媒体上塑造的为本土底层作家呐喊的形象还怎么维持?

    张潮的偷袭,渐渐把自己的节奏和思路都打乱了。

    但是张潮仿佛没事人一般,接着道:“我是福海人,福海的特产是寿山石、田黄石,您这里都有。我想买一块玩玩,您能说说这两种石头的区别吗?”

    钟伟明勉强定住心神,从柜台里拿出两块石头,摆在张潮面前,说道:“这里一块是田黄,一块是寿山石,你觉得哪块是田黄,哪块是寿山?”

    张潮摇摇头道:“我不知道。”但是心里乐开了花,只要他把石头摆出来,自己就有的说道了。

    (两章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