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长夜风过字数:2218更新时间:25/04/27 01:01:15
    很多年以后,谈及写作,张潮总会想起1995年的那个暑假下午,他被新华书店售货员的白眼所支配的恐惧。

    11岁的张潮跟随着父亲走进了位于百货公司一楼、全县唯一一家的新华书店。他只记得那里是个天地颠倒的地方:低头就能看见布满密密麻麻花点的水磨石地板,像星空;抬头是深绿色的吊扇旋转出的漩涡,和白如水面的天花板莫名的契合。一排排顶天立地的书柜嵌在墙壁上,U型的玻璃柜像天堑鸿沟般横亘在这些书与他们之间。

    平常张潮自己来买书时,只敢怯生生地指向心仪的那一本,售货员总会不耐烦地问道:“确定是这本?你要买我才给你拿!”这句话总会让年幼的张潮哑然失语片刻——那时候又没有互联网,想知道哪本书好看,往往只能依靠别人只言片语的介绍,或者作者的名声。

    那时候书价不贵,但是父母的工资更为寡薄。尤其是当老师的父亲,县里财政困难时,总是要先挤一挤他们收入的“水分”。前年省会修机场,资金不济,全县老师又只好“慷慨”“识大局”地“捐”了一个月工资,母亲没少为此抱怨。

    若是买到了不合意的书,会让张潮懊恼上几个月。售货员把书取下递给他的时候,眼中总是带着警惕。张潮只能尽量轻手轻脚地翻到正文的前两页,用最快的速度浏览一遍,确定书籍的质量。若是不小心让封面有了折痕又不买,那在售货员眼里,简直是犯了死罪。

    所以张潮是有些怕来新华书店的——可当时很多好书、新书,只会优先供应到这里,想快点看上好书,又不得不来。

    但是父亲全没有这样的顾忌,他大踏步地走到柜台前,粗声粗气地指着一本《小学生500字优秀作文选》让售货员拿下来。拿到书以后,他也不付钱,径直翻到目录页,掏出一个笔记本就开始抄上面的作文标题。

    这样的肆无忌惮让张潮和售货员都惊呆了。片刻之后,售货员开始压低声音连声道:“这是不行的!这是不行的!……”但父亲没有停笔的意思,好像完全听不见售货员的声音。售货员也许是被这种“气势”威慑住了,不敢伸手去拿,但却向父亲身后的张潮翻了个史上最大的白眼。

    不屑、轻蔑、委屈、愤怒……全在这一眼了。张潮觉得这个白眼是一块布,把他的脑袋都蒙住了,简直要窒息。

    仿佛过了半生之久,父亲终于抄完了100多个作文标题,合上作文选,看都不看封面那道深深如刀口一样的折痕,又带着张潮,大踏步地离开了。出了新华书店的大门,父亲才对他说:“你是害怕,还是不好意思,觉得我这样做丢人?”

    没等张潮回答,父亲就自顾自说了下去:“他们是卖货的,我们是顾客,分工不同、人格平等,你干嘛要怕?书店卖的书都是规定了样书比例的,至少1本。样书折了、旧了、黄了,都不扣他们的工资。顾客只要不把样书偷走,无论是看是抄,都是正常行为——国家经营的新华书店尤其应该如此。他们这种态度,是越活越回去了。”

    后面父亲还说了什么,两人是怎么回到家的,张潮已经通通不记得了。他只记得那个暑假,他按着父亲抄回来的作文标题,一天两篇作文,雷打不动——动了可就变成皮带打了。父亲对他作文的修改,也从整页、整段画个大圈再打个大叉,到逐句修改,再到逐字订正。

    回想那个暑假近乎残酷的作文训练,张潮今天还要打个寒颤。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哪有那么多的素材,还不允许重复,憋不出来只能生造,造得不好还要挨骂。骂完自己一边哭、一边改,改完还要给父亲改,父亲改完自己还要抄正并做简短的写作感想……总结就是一句话:写不死就往死里写。

    生生在两个月时间里,把张潮从作文不及格怼成了全县第一。

    “老爸,这本《我教儿子写作文》,可不能真用你教我的办法,会死人的。”张潮心有余悸的补充道。

    “那当然,别人家也没有这条件。我这一手二十年的功力,其他家长也复制不了啊。当时不是工作忙吗,没顾上教你作文。后来你回家说语文老师上课讲‘张老师的儿子竟然不会写作文’,我才急了。

    但是我又没耐心每年教你一点,所以才把其他学生至少用七八年才能掌握的写作方法和遣词造句,一股脑儿在两个月时间里都教给你了……效果不错吧?”

    张潮无奈地笑了笑——效果确实不错,就是过程太惨烈了。实际上那个暑假以后,父亲就没有再系统地指导过自己写作了。但是形成的正确观念和良好习惯(实际上也包括了一些不良习惯),已经深入张潮骨髓,加上庞大的阅读量支撑,让张潮具备了在写作上自主学习、进化的能力。

    “你当时等于是浓缩咖啡粉直接喂给我——但是这本书,你可要用水冲泡开了才能让人喝,还不能太浓,最好加点糖、加点奶。不过也不能像市面上那些作文选一样糊弄事。”

    “那肯定的。市面上的作文选,甭管小学、初中、高中,就没有几篇真是学生写的。基本都是出版社编辑约语文老师写的,只不过装成小学生、中学生的口吻罢了。

    你上高中的时候我不是让你写过几篇初中作文吗?那就是人家约我写的,我没空,就让你写了,一篇50块。哎呀,那段时间我手里有这笔钱,在学校走路都有风……”

    张潮:“……”想不到除了老张同志学校里的同事自考本科的作文、评职称的论文,以及县里安排下来的要上省里晚会的少数民族山歌歌词以外,他还帮老张同志写过作文选的约稿,他当时还以为是用来做学生的范文。

    张潮老爸哪里知道电话那头儿子复杂的内心戏,还在不断絮叨着他设想中《我教儿子写作文》这本书的种种构想:“这本书体例上不能用学段来区分,也就不是‘小学生作文指导’或者‘初中生作文指导’。而应该按照不同文体的必要元素来组合,讲清楚如何将不同的元素一步一步写得更加自然、丰富……”

    “小学生会犯的写作问题,初中生就不犯了吗?实际上也在犯,而且因为太喜欢‘编造’,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

    “我当时修改你的作文,为什么是从整页、整段的删除开始,哪怕你其中有一些不错的描写或记叙?因为结构永远比词藻更重要。结构是肢体、是器官,多了、少了、错了,不是怪胎就是病态;词藻只是衣服,穿错了只是不好看而已……”

    张潮听着听着,似乎又看到父亲在身后监督自己写作的样子,眼眶不禁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