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第三种反击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长夜风过字数:2613更新时间:25/04/27 01:01:15
    《莫让“黄暴黑刊”占据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集之前几篇文章之大成,但是创造性地把《青春派》这本杂志拉下水了——

    【张潮已经不满足于用自己个人的作品来影响青少年的世界观,他创立和担任主编的《青春派》就是他倾力打造的一个‘思想传销窝点’……”】

    【我们可以看到《青春派》的作者已经丧失了独立的创作思想,每个月都在批量制造麻醉青少年的思维Y片……】

    【呼吁还没有和张潮同流合污的青年作者,共同抵制这种歪风邪气;也呼吁误入歧途未远的《青春派》作者,早日弃暗投明。】

    【张潮已经成为‘黑潮’,请全国的家长们警惕这股‘黑潮’污染你们的孩子,携手建立起保护青少年思想健康的‘防波堤’。】

    【抵御‘黑潮’,才能迎来蓝天!】

    整篇文章的风格和张潮自己有七八分相似,尤其是最后一句口号,深得张氏檄文精髓!所以看完以后,张潮人都麻了。

    白晔他们从哪儿淘换来的人才?

    但这些都还不是最致命的——这篇文章的“杀招”,是在行文中把《少年如你》《蜗居》《消失的爱人》,以及《青春派》杂志中涉及性与暴力描写的内容都一一摘录下来,并且注明了引用自第几页第几行,可谓有理有据。

    为什么这招够狠?

    因为没看过完整作品的人,很容易被这些断章取义给引导,认定张潮确实在宣扬黄暴。这部分人的数量,肯定是远远多于读过他作品的读者。

    张潮很清楚,在十几年后的自媒体时代,有多少作家和作品因为这一招莫名其妙暴毙。

    上一世的他,遇到过这么一个事——他当时给一个娃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家长推荐《草房子》《青铜葵花》作为入门读物,朋友义愤填膺地说:“某音上的视频说了,曹文宣的书是‘毒教材’,会带坏小孩。”

    张潮自己特地又翻了一遍两本书,怎么也看不出来“毒点”在哪儿,就把书拿给家长,让家长找找具体毒在哪儿。

    家长的回答是:“我哪有那闲工夫?没空。”

    今天这篇文章做的事情也类似,只是现在的网络人群和十几年后差了至少一个数量级,传播效率和煽动性就更没法比了。

    换成某音和微博垄断舆论场的时代,要么前天白晔等批评家已经被张潮打死了,要么今天开始张潮就进入人设崩塌的倒计时。

    在2006年,则彼此都还有还手的余地。

    这篇文章的作者并非白晔或者其他活跃的作家、批评家,而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网名——“琴心剑胆”。

    并且这个博客还是昨天刚刚注册的,这是第一篇,也是唯一一篇的文章。短短几个小时,但是阅读量已经破了10万,转发量应该也不小。

    心浪微博看来给了一定的流量扶持。张潮虽然是他们看重的流量制造机,但是“打倒张潮”,似乎能带来更大的流量?

    《新芽》杂志显然也关注了这场风波,赵常田下午专门给张潮打了个电话问了问这事的来龙去脉——之前他听别人讲的时候,还以为只是张潮与文坛老克拉之间又一次“普普通通”的冲突,没想到后劲儿这么大。

    张潮解释完以后,很郑重地问道:“会影响到《青春派》的独立发行吗?”

    赵常田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才道:“要说完全没有影响是不可能呢。白晔年龄比我小一点,但是专业功底扎实,人也上进。他在燕京文化界的人脉很广。

    我们沪上虽然一向自成一派,不太和他们一个鼻孔出气,但毕竟我们的文化中心是在燕京那边,给点什么压力下来,我也不清楚领导会不会转变想法。”

    说完以后,没等张潮开口,赵常田就道:“我明年退休了。促成《青春派》的独立发行,是我在《新芽》主编岗位上做的最后一件大事。

    《青春派》这一年来的发展我也看在眼里。你给那么多愿意走纯文学路线的孩子开了一条路,不仅让他们被看见,还让他们吃得上饭。这其实是我一直想做的事——虽然不是很成功。

    张潮,我向你保证,我会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保证《青春派》不会被毁掉!”

    挂了电话,赵常田斩钉截铁的承诺犹在耳边。虽然这个将要退休的老人,曾经被“新理念作文大赛”裹挟了过一阵,但是一直以来,他对青年作家的爱护和帮助,确实有口皆碑。

    但是坐等别人保自己,也不是张潮的作风。

    现在摆在他眼前的无非是两条路——

    第一条路最简单,给白晔为代表的文学批评家们跪了,甚至都不用明跪,服个软,再找王濛、铁宁、于华、曹文宣这些人斡旋一番,对方肯定也见好就收了。

    配合得好的话,双方甚至能来个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

    但这条路,就是有人拿枪顶着张潮的脑袋他也不会走。

    第二条路,和以往一样,在博客上写文章继续撕,甚至发动马伯慵、双学涛等人一起下场,直到分出胜负。

    张潮如果下决心发动自己的粉丝,他是有信心一星期内冲烂白晔等人的博客,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初代网络暴力”。

    但这样一路,张潮就真的成“黑潮”了。用文学挑逗粉丝情绪让他们去冲烂对手不难,难的是玩过这么一次以后,粉丝会被迅速提纯和结晶,反过来又会挟持偶像本身。

    粉丝永远比偶像想象的要更狂热。

    所以张潮决定要走第三条路——白晔他们和心浪网,已经把泼天的流量送到门口了,自己不接着不浪费了吗?

    他连续拨通了春风社(《蜗居》)、花城社(《少年如你》)、长江社(《消失的爱人》)的主编电话,约了一个电话会议。

    到点以后,张潮坐在《新芽》杂志社主编的办公室里,旁边就是赵常田,接通了另外三方的通话。

    张潮就问了一个问题:“我想发行三部长篇的特别版,一周时间准备,下周能不能和读者见面?”

    几个主编稍微顿了顿,就道:“只要内容没有变动不需要重新审核,而且装帧设计不复杂,应该没问题。”

    张潮道:“那越快越好。下面,我讲讲这次的思路……”

    张潮滔滔不绝讲了十几分钟,发现电话里没有动静,还以为断线了,就问了一句:“你们怎么都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花城社的萧建国才道:“张潮啊,你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呢……”

    开完会议后,张潮才发现赵常田愣愣地看着自己,好一会儿才摇头道:“我都准备拼着这个主编不做,都要帮你挡住这次的事。没想到……”

    张潮微笑不语。

    第二天,心浪博客的首页,赫然是“午夜潮汐”的最新文章——

    《不再自辩》

    文章在简短、客观地陈述了最近发生的事情以后,张潮申明对于近期的争议,他不再发文自辩。但同时公布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蜗居》《少年如你》《消失的爱人》将在下周发售精装限量特别版,每本限售100册。只在大中城市的大型书城或知名书店有售,原则上每本书每个城市不超过2册。

    比较惊悚的是售价,每册488元。

    第二件事,向全社会征集《蜗居》《少年如你》《消失的爱人》三本中的“黄”“暴”“黑”描写,确证后,给予首个发现者每处3000元的奖励。

    发现者可以把相关内容截图后发布在心浪博客上,以博客的发布时间为准。

    至于《莫让“黄暴黑刊”占据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这篇博客已经发现的30多条,则由张潮亲自颁发10万元大奖给作者,当然前提是作者得向心浪官方证明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