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此子断不可留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长夜风过字数:2194更新时间:25/04/27 01:01:15
    贾平娃安抚完前台的作家,好不容易把他们劝回了房间,回头就看到坐在台阶上的白晔。

    他上前拍了拍白晔的肩膀,道:“老白,这个事你得想办法圆一下,看来情况比我们想象的糟糕。我这边会尽快和新江那边联系。你也要多使劲。”

    白晔霍然起身道:“不就是博客吗?我又不是没有账号!我就不信了,这地球还就围着张潮一个人转不成?”

    贾平娃:“……”心想你好像理解错我的意思了,但是现在白晔情绪上头,自己也劝不了。

    白晔说罢转身离去。贾平娃也只能叹了口气,目送老朋友的背影消失在楼梯的拐角处。

    (就在此时,正在沪上准备月底金山拉力赛的韩涵,忽然感觉一道气运从天灵盖逸出,直冲斗牛,又投入黄浦江畔……)

    早上9点钟,西北大学中文系教学楼的大阶梯教室,“中国当代散文发展研讨会”的总结会按照召开。

    《美文》是这次活动的组织单位,身为主编的贾平娃当仁不让地进行了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会,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理清了当代散文的发展脉络,明确了散文未来的发展方向,还针对目前在散文创作中出现的新作品、新风气,进行了深入的点评……”

    “当代散文承袭五四传统,在审美上又体现了时代特色,这里包括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情之美。我们尤其注意到了,以李娟为代表的青年散文家,以细腻的情感,敏锐的观察,努力将真实平淡的生活提炼升华,把看似平凡的生活细节、风土人情、民族习俗全都融入他们的写作中,让读者感受到文学表达的审美愉悦。”

    ……

    整篇总结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就好像昨天在“大时代中的大手笔”研讨会上发生的事情不存在一样。

    这次虽然走了不少作家,但是贾平娃凭借自己的面子,临时让中文系找来了不少青年教师、研究生坐在阶梯教室的后排,所以看起来也是济济一堂。

    贾平娃念完总结,看到下面的听众频频点头,又听到掌声也十分热烈,才把悬着的心放回肚子里。

    接下来就是闭幕式了,几位文化部门的领导讲话讲完,所有人再集体合影,那这次活动就算圆满结束了。至于后面会发生什么血雨腥风,他可管不着。

    可就在主持人邀请领导讲话的时候,那位领导却纹丝不动,并不上台,而是拿着话筒道:“今天我想让当代文艺研究会的白会长替我发言,他的理论水平很高,想必能让大家更有收获。”

    白晔面无表情地走上讲台,故意不看贾平娃幽怨的眼神,调整了一下话筒高度,就开始自己的发言:

    “……其实这次大会所以取得的成果,并不限于平娃刚刚所说的那些,也不限于散文,而是与整个文坛、与国内的文学风气、与在座的各位息息相关。”

    “昨天的风波,相信参会的各位都已经略有耳闻。首先,我要澄清一点——无论是我,还是杨、洪、常、冯几位老师,都是抱着促进作家创作、提高作品水平的心态发言的。”

    “但是,我们的发言却被误解了,甚至被刻意扭曲了。有人,在刻意制造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对立。”

    “成熟、理性的作家应该都能认可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文学批评,同样是一种文学创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作品完整构成的一部分。”

    “自古以来,文学批评就在促进文学创作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诗经》有《毛诗序》,唐宋诗有《沧浪诗话》,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是毛宗岗父子的删改本,《水浒传》如果少了金圣叹的点评,也会失色不少。”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文学批评界,也没有辜负时代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发掘、推广、帮助了许多作家,加强了读者对他们的理解和喜爱。”

    “我们的工作当然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在面对社会文化的快速转型,没有及时捕捉到读者的文学心理需求,导致文学批评出现了停滞与僵化;再比如,对2000年以后出现的新人作家关注不够、关心不够。”

    “我们可以接受批评,再尖锐的批评,只要是公正的,我们都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们不能接受的是无端的污蔑,是把小问题扩大化,是扣帽子。这不是正常的文学讨论,是小流氓、小地痞、小混混的作风。”

    “有的年轻作家,仗着有几本畅销书在手,就能信口雌黄,大肆挑拨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关系,制造事端,挑动对立。这已经丧失了从事神圣的文学事业的底线。”

    “我身为当代文艺研究会的会长、国家社科院文学所的教授、文学理论学会的常务理事、作协全委会委员,不会把个人荣辱得失放在心上,但我担心的是恶劣的风气一旦蔓延,会对这个文学的良性生态造成毁灭性影响。”

    “各位试想一下,如果文坛变成唯金钱论、唯销量论,我们的青年作家,还有几个能有出头之日?我们苦心孤诣地维持这么多已经不赚钱的文学期刊,为的就是维持文坛的健康生态。”

    “我也不怕说,这个‘有的年轻作家’,不是别人,就是这两年最火的张潮!他的成长,离不开文坛前辈的扶持,也离不开我们文学批评界的督促。”

    “如今他被金钱冲昏了头脑,颠倒黑白、妄生是非,已经从冉冉升起的新星,逐渐发展成文坛的一颗毒瘤了!”

    “当然,对这样的年轻人,挽救还是第一位的!但如果他执迷不悟,一条道走到黑,那么,哪怕我们再惋惜,形势再艰难,我们也要抗争到底!”

    “断不可将文坛的未来,交给这样的人!”

    白晔讲完,只见台下掌声稀稀拉拉,众人有的脸色阴郁、有的不知所措、有的满脸迷茫。

    于是又义愤填膺地加了一句道:“前面就算是龙潭虎穴,就算只有我孤身一人,我也绝不会退缩!”

    这时候坐在角落的冯铮拍掌道:“会长大义!”

    会场里这才响起比较整齐一些的掌声,但显然也很敷衍,只几秒钟就停了下来。

    贾平娃心想坏了,开始犹豫要不要警告一下张潮——别看白晔昨天屡屡吃瘪,但是他30年来积累的资历和背后的资源,绝对不可小觑。

    今天领导特意把发言机会让给白晔,就是一种表态了。

    最终,“中国当代散文发展研讨会”在一片沉重、怪异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