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中美友好的桥梁!
类别:
女生频道
作者:
长夜风过字数:2261更新时间:25/04/27 01:01:15
毕竟事关重大,张潮不可能听黄杰夫这么耍耍嘴皮子,就把这笔钱扔进他完全不了解的领域里去。
他对次贷危机的主要了解,除了新闻报道,就是那部电影——《大空头》。
毕竟什么“做空”“杠杆”“抄底”“对冲”,听着好像挺容易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往往是险象环生,一失足就成千古恨了。
据说在次贷危机中大发其财的人,不少人要么锒铛入狱,要么身败名裂,还有因为愧疚心理而自杀的。
损失一点钱,甚至在美国的500万美金都赔进去了,对年轻的张潮来说都不是伤筋动骨的大事。但是他不能接受的是,损失黄杰夫这个人。
不得不说,黄杰夫在操持公司业务上绝对是一把好手。
现在的“午夜潮汐”,在作品版权代理、影视剧投资、动漫衍生品等业务能严密有序地发展,都有赖于黄杰夫的专业。
“午夜潮汐”已经成为国内靠前的文学经纪公司了。除了张潮自己和马伯慵、权勇先,大部分燕师大“作家研究生”的学员和一部分鲁院高研班的同学,都和“午夜潮汐”签了作品的经纪代理协议。
此外还有杂志《青春派》的许多作者,像双学涛,今年他将出版自己的第一部中篇集,也是由“午夜潮汐”联系出版社并进行宣传运作的。
思考良久,张潮还是很坦诚地把对于投机“次贷危机”的担忧告诉给了黄杰夫,并说道:“我很理解你现在的狂热情绪。你要说我对你说的5亿美元、10亿美元不动心,那就太虚伪了。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不是一句陈腐的道德说教,而是在说财富与风险的关系。财富能造就人,也能毁灭人。
我不反对你在这场必然发生的危机中,顺势而为,赚到该属于我们的财富。但是你现在的精神状态,让我很怀疑能不能把这500万美元交给你。”
经过张潮的这一番敲打,黄杰夫终于也冷静下来。他张潮道:“BOSS,刚刚确实是我失态了。世界上很难有人在面对这么巨大的诱惑时,还能保持冷静。”
张潮打趣道:“还记得当时我和说的话吗?我对标的可是J·K·罗琳和鸟山明,5亿美元,我相信自己不投机也能赚到,慢一点而已。”
黄杰夫深吸一口气道:“BOSS,我明白了。‘午夜潮汐’才是我们的根本。我下周就去美国,尽快搭建好那边的公司架构。
你的《大医》今年也要出版,如果销量也能像《消失的爱人》一样火爆,那么美国分公司开张一年就能有千万美金的入账。
加上岛国的业务,电影版权……你的作品就像会下金蛋的母鸡一样,能持续不断地为我们创造财富,而且非常稳定、安全。
所以5亿美元虽然要赚,但如果为此分散了经营方面的精力,甚至破坏了我们的声誉,被人认为是唯利是图的混蛋,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会处理好这些关系的,你放心。”
张潮这才满意地点点头道:“你终于抓到重点了。美国那边如果有需要我亲自办理的业务,你尽量压到过年以后,最近这段时间我实在没空。”
转眼间又是一周过去,张潮终于完成了两个学校的期末作业,尤其是交给于华的《刑警荣耀》大纲,让他十分感兴趣。
于华特地找到张潮道:“这就是你准备交的毕业作品,一个悬疑?”
张潮道:“是。但是正式动笔大概要到3月份以后了。最近除了网络和《大医》以外,其他写作准备停一阵。前一阵差点把自己写哭了……”
于华高兴地道:“看到你这篇作品,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十几年前写的《河边的错误》。那是一篇戏仿性质的悬疑……”
《河边的错误》张潮上一世只看过一次电影。当时是满心期待地走进去,一脸懵逼地走出来。不过主要人物还有故事总还是记得的。
两人讨论了一会儿,于华道:“我有种感觉,你这篇和我的《河边的错误》有一种奇妙的共鸣——《河边的错误》里,主人公马哲寻找凶案的真相,自己却迷失了,最后变成了一个疯子;
而你的《刑警荣耀》里的程队长,则是在寻找凶手的过程中,自己也迷失了。他看似在找凶手,实际上在找他自己遗失了一部分的生命。
但是凶手抓到了,他遗失的那部分生命,就真的能回到他身上来了吗?”
于华一句话,像闪电般击中了张潮——在他脑海里,原来关于《刑警荣耀》的构思被打成了无数碎块,然后又迅速用全新的结构组合、拼接起来。
之前他想到了要写一个真正的“孤胆英雄”,并且找到了这个英雄精神内核的其中一面:执着、消沉、纯粹。
但是只有这一面,是无法支撑起一个具有说服力的、饱满、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的。而于华的一句点拨,却让张潮抓了程队长这个人物更深层次的特质。
文豪强者,恐怖如斯!
张潮感激地道:“谢谢老师。我5月或者6月写好以后,一定先给您看!”
于华脸色一僵,嘟哝地走开了:“……白说了……就不能早点写出来给我看吗……”
寒假总算开始了。
张潮决定先去一趟哈尔滨的《悬崖》剧组探探班,然后在除夕那天的早上,直接从哈尔滨飞回福海陪父母过年。
从燕京的首都机场出发,只用2个小时,飞机就降落在哈尔滨的太平机场。
张潮这次来,只和宋嘉说了声,郑小龙和权勇先都没有讲。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张潮也不确定到时候自己有没有精力去片场看望导演和编剧。
宋嘉就是哈尔滨人,这两天刚好没有她的戏份,特地开车来机场接了张潮。
一上车张潮就问道:“我可还没订酒店,要不去你家?”
宋嘉白了他一眼道:“美得你——家里不方便,我爸妈都在呢。”
张潮一脸无辜地道:“有啥不方便?我又不干坏事……”
宋嘉似笑非笑地道:“是吗?那行,既然不干坏事,我送你去我家。下午我就回片场拍戏。你好好陪陪我爸妈。”
两人说说笑笑,转眼到了哈尔滨一个老牌的高档酒店,订房、上楼,又是一阵风光旖旎、难以言说。
而就在张潮享受温柔乡的时候,几篇关于《消失的爱人》的中文书评,出现在了《南国周末》《新燕京报》等媒体上——
《,一曲对法制精神的由衷赞歌》
《阴谋之下的自由、民主——评》
《张潮:以文学搭起中美友好桥梁的80后作家》
《用美国告诉中国年轻人应该如何去爱——中的文化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