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斯蒂芬·金:这部小说让我心里发毛……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长夜风过字数:2654更新时间:25/04/27 01:01:15
    2000前后,是中国涉案剧的高峰期,很多真实的刑事大案、要案被搬上荧幕。

    比如刻画悍匪白宝山的电视剧《末路》,还有刻画悍匪董雷的《121大案》,甚至有部干脆就叫《中国大案纪实》。

    这些电视剧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而专业。有些甚至直接让办案的刑警本色出镜。拍摄风格也极为狂野,很多镜头能止小儿夜啼。

    但是架不住收视率确实高!

    这种拍摄手法,却暴露了许多专业刑侦、讯问的手段,因为参与拍摄的警察有些根本不知道这是会播出的电视剧,还以为是只供公安参考的内部教学片。

    老百姓就看个新鲜,但是实打实地强化了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

    所以2004年后,就颁布了一个《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不仅收紧了审核标准,而且把涉案剧踢出了黄金档。

    后者比前者更致命。毕竟审核收得再紧,只要不一刀切,大家也能想办法腾挪一下,钻钻空子。但是不让上黄金档就太致命了,等于直接断了对相关剧种的投资。

    电视剧如此,电影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些年就没有见过高票房的刑侦片。

    张潮了解完前因后果,也感到非常无奈。

    于东满脸惋惜,最后道:“还有一个转机——那就是你的能大卖,引起一定的社会关注。这种影视剧不是不让拍,而是每一部都要成为典范。既要展现正面人物的光辉形象,又不能有负面的争议。

    说实话,难度很高!”

    张潮点点头,表示理解。于东作为伯纳影业的掌舵人,要对公司的每一笔投资负责。毕竟《通知》之下,这部剧的命运着实难测。

    不过张潮也不气馁,既然不能同步进行,那么就先把写好再说。

    时间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转眼就是到了2005年的最后一天。去年的元旦之夜,张潮是和宋嘉一起度过的,两人去了一个不着调的酒吧,又说了些不着调的话……

    今年宋嘉还在东北拍戏,张潮也有自己的行程——前往沪上。

    《消失的爱人》全球首发的国内中文版仪式将在沪上的展览中心举行,他这个作者肯定要出席。

    除了沪上,同步举行首发仪式的还有纽约,在那里,兰登书屋将邀请一个重量级嘉宾代表张潮出席。

    由于时差关系,为了能同步进行,所以沪上把首发仪式放在了2006年1月1日的中午12点,恰好是纽约时间的1月1日的0时。

    为了一本举行这样隆重的首发仪式在哪里都是前所未有的。谁让张潮能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就成为美国文化界备受瞩目的人物呢?

    长江社自然是卯足了劲要把这本书的热度炒高。兰登书屋方面原本还有些忐忑,但是经过三轮内部试读会以后,《消失的爱人》征服了每一个资深编辑、知名作家和书评人。

    1月1日中午12点,张潮站在沪上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主舞台中央,亲手揭开了这部新作的帷幕。

    而在纽约,为首发揭幕的是——斯蒂芬·金!世界恐怖和惊悚无可争议的王者!

    随着红色的幕布缓缓落到地面,《消失的爱人》的巨型书模呈现在两国记者们面前。

    封面的主体是两双眼睛,分别属于男女主人公——男性的眼神充满了焦虑、无助、疑惑,甚至绝望,种种复杂情感交织其中,充满了故事感;

    女性的眼神则是坚定、狠辣、决绝,又似乎带有一丝嘲笑与不屑。

    张潮拿起话筒道:“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我以往创作的。它的诞生十分偶然……”

    相比于张潮对自己作品的平淡叙述,在纽约的斯蒂芬·金,则给予了《消失的爱人》极高的评价:“上个月,当麦德琳把这本交给我,让我为之写推荐语的时候,我只准备翻上三页,然后编一段套话,就从她那里骗到5000美金……”

    纽约的记者们都笑了起来。

    斯蒂芬·金继续说道:“可是我看完前面三页,就忍不住再看三页。接着又是三页……结果我在两天之内,就读完了这部杰作。

    《消失的爱人》展现了张潮这个中国作家的绝妙才华,他带领读者深入一个婚姻触礁、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感情世界。其阴暗之处,甚至让让我心头发毛。

    张潮在这部里一边在揭露真相,却又特意布下了一道道迷魂阵,一笔笔描绘了那些令人战栗的秘密——即使在最亲密的情侣之间,这些秘密也仍会破土而出、茁壮生长……”

    记者们都有些难以置信——一部让斯蒂芬·金心头发毛的,那该可怕成什么样?

    斯蒂芬·金最后总结道:“爱,有着噬人的利齿,留下的伤口永难愈合!”、

    这句话也被斯蒂芬·金写在《消失的爱人》的腰封上。

    很快,以《纽约书评》《纽约客》《时代周刊》等为代表的报刊相关书评栏目,就登出了知识精英们对这本书的好评——

    “一本精心打造的惊世之作,涵盖‘生命、爱情、失去、愧疚’等主题,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杰出文学作品。”

    “事情怎么会搞得这么糟?答案尽在这位中国作家的新作中。当两个人结为夫妻,但其中一人完全摸不透枕边人的真面目,那会惹出什么样的风波?——《消失的爱人》能让你看出几分端倪。”

    “这本写了一宗让人发嚎又惊悚无比的婚姻,会让你忍不住花一番心思琢磨自己的枕边人。”

    “重口味读者会喜欢《消失的爱人》中一环接一环的斗智游戏。在张潮悬念重重的中,一桩危机四伏的婚姻活脱脱变成了一个惊悚故事。”

    “《消失的爱人》描绘变态心理人格,我从来没有读过如此精彩、如此令人胆寒的描绘。一个绝顶奥妙、令人心惊的故事,书中快快乐乐、看似正常的表象,背后可能隐藏黑暗的一面,两者紧密交融,难分难解。”

    ……

    张潮也没有想到兰登书屋会请到斯蒂芬·金,更没有想到美国书评界会对这部进行了一致好评。

    本身的高质量,书评界的推荐,加上美国读者已经被吊了3个月的好奇心,《消失的爱人》像风暴一样,席卷了美国的图书市场。

    张潮签的协议是2万册,兰登书屋在试读会后增加到了5万册,但是几乎在1月1日当天就被读者抢购一空。

    各地书店催货的订单电话差点把兰登书屋打爆,麦德琳不得不临时协调印刷厂,把冷门作品的排期往后延迟,全力保证《消失的爱人》能及时供货。

    国内则由于出版社对张潮“印钞机”的地位足够重视,所以备货充足,暂时没有出现大规模短缺的情况。

    但是美国方面这本书的爆火,却意外地让张潮在国内再次“出圈”。

    首发仪式刚过1个星期,《消失的爱人》在各地书店的书架上就被迅速清空,补货速度完全跟不上销售速度。

    这本书的盗版甚至都可以卖到正版的价格,正版则可以直接翻倍卖,书店门口就有收书的贩子。

    负责任地讲,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国内的舆论风气,以及大众的普遍认知,还是颇有点“崇洋媚外”的,所以什么黄油纸包的德国零件、舀马桶水喝的日本工匠,以及救只猫让整个城市停电的美国精神,大把大把的人深信不疑。

    很多人过去对文学、完全无感,但是美国人这么爱看一个中国人写的美国故事——这可就得买来看看了!不然朋友之间聊到了,都不知道怎么接茬。

    而更着急的是角川书店,角川历彦几乎要用鞭子抽打负责和翻译对接的编辑。编辑只能哭着打电话给翻译道:

    “林绍华桑,《消失的爱人》,请务必尽快翻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