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体验一下基层生活

类别:女生频道 作者:长夜风过字数:2242更新时间:25/04/27 01:01:15
    张潮和宋嘉又在三亚呆了2天,直到11月19日,才一个飞回燕京、一个飞回哈尔滨。

    11月的燕京,天气还没有完全冷下来,处于“秋高气爽”的尾巴。

    但是刚下飞机的张潮被秋风一打头,太阳又一晒,竟觉得脚有些打颤,心想这肯定是因为时差还没有倒过来,毕竟算起来现在是爱荷华时间夜里2点半。

    但是现在哪有时间给他倒时差啊,赶紧拿着IWP给的去两个学校都销了假。

    这个学期张潮面临的情况比较特殊——虽然明年就毕业了,但是作家班的学员是不需要实习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有职业身份,和普通大学生不一样。

    不过燕师大的“作家研究生班”学员却需要“体验生活”,即到各种基层单位去,观察基层工作者,记录他们的工作细节,甚至参与他们的部分工作内容。

    时间从9月底开始,为期3个月,到1月初才结束。

    这期间不仅定期要交观察报告,最后还要把这部分内容,提炼成文学作品,报告文学、、散文、剧本,都行。这学期的成绩就看这个作品了。

    这些基层单位包括了中学、医院、派出所、工厂、百货商店、邮局……大概有二十多个,一部分在燕京,远点的也有在河北、天津、山东的。

    可以选的最远的单位是在东北小兴安岭的一个林场。

    等张潮回来的时候,他的同学们都已经下基层快2个月了。

    于华问张潮道:“你在爱荷华的3个月经历,虽然一点也不‘基层’,但是也能算得上‘体验生活’。所以你把这段时间的经历整理一下,形成一个作品就行。”

    出人意料的是,张潮反而问道:“于老师,如果我现在参与,还来得及吗?”

    于华讶道:“你还想参加?”

    张潮点点头道:“我还是比较珍惜这样的机会的。爱荷华这几个月虽然充实。但那儿您也去过,就是一个‘体验作家的体验’,并没有超出我已有的人生经验范畴,只是被提炼得更纯粹了一点,本身对我的创作帮助不是特别大。

    虽然咱们学校组织的这个‘体验生活’只有1个多月时间了,但是我还是想去试试看。”

    于华欣慰地笑道:“你有这个想法很好。你想去哪个单位?”

    张潮问道:“其他同学已经去了的地方,我就不去了。”

    于华翻出一份名单看了一下,对张潮道:“目前没人去的还有燕京的豆腐胡同派出所,第三十三中学,天津的拖拉机厂。”

    这回轮到张潮惊讶了,问道:“大家都不乐意呆在燕京吗?小兴安岭林场那个谁去了?”

    于华笑道:“大部分同学不是燕京人。所以名单上有离他们近的单位,早早就被挑走了。小兴安岭是云南的雷平洋主动要求去的,他说自己想去经历一场彻底陌生的旅行。”

    张潮也笑了,道:“老雷不愧是个诗人。”接着又问道:“勇先呢?他跟组拍戏,怎么解决?”、

    于华道:“他也是有办法,找到了哈尔滨的一个老工厂,同意他到一线车间去体验生活,离他那片场开车也就半个小时。他就两头跑。学校斟酌了半天,最后也同意了。

    毕竟我们这也不是为了卡人。他的观察报告不弄虚作假就行。”

    张潮道:“能解决就好。我还担心他为这个退学了呢。那就太可惜了。”

    于华又问道:“怎么样?你选哪个?”

    张潮道:“中学我就不去了。我爸就是老师,我自己去年还读高中呢——学校我是呆得够够的了,甭观察,闭着眼都能把观察报告给写了。我还是去派出所吧。”

    于华道:“那好。我这就去就业指导中心给你开介绍信,你后天就能去报到。到了派出所,多听、多看、多问、少说、少做,必要的时候要把自己变成透明人,不要影响人家工作。”

    张潮道:“晓得了!”

    办完手续,张潮先回北大街东院的家里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先是开车去了一趟潘家园那边的公司。

    随着各项业务的开展,两个房子都已经拥挤不堪,张潮心想自己又要被迫买房了。这次恐怕得一步到位点。

    黄杰夫已经飞去日本和角川历彦谈《你的名字》动画电影的事情了,不过房子里还是多出了一个人——许蕊雅。

    虽然不是员工,但是许蕊雅已经在这里堂而皇之地占据了一个位置,就在马伯慵的旁边。张潮算是知道她为啥翻译起来能这么快了……

    这一整天,张潮都在处理3月积压下来的、必须当面解决的各种问题,不知不觉就到了天黑。

    一看时间,正是晚上6点,张潮对所有工作人员道:“今天都别加班了,我请大家吃饭。今年立秋我不在燕京,没请大家贴秋膘。现在天气也凉了,一起去吃个涮肉吧。”

    办公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11月21日,张潮拿着燕师大的介绍信去了豆腐胡同派出所报道。豆腐胡同位于东城区,钟鼓楼下,辖区面积不到2公里,都是以危旧平房为主的居民居住区,光光胡同就有60多条。

    他那辆宝马往门口一停,在一众捷达、夏利和老燕京吉普中就显得很扎眼。

    看到车上钻出来个20出头的小伙子,所长夏登明就迎了出来,热情地和张潮握手道:“你就是张潮吧?年纪轻轻就是大作家了。我女儿还是你的书迷呢!”

    张潮连连道谢,并且道:“您叫我小张就行。”

    两人到了所长的办公室,张潮拿出介绍信,完成了报到手续。

    夏所长一边领着张潮里里外外地参观,一边慢条斯理地讲了所里的制度、规定,哪些地方他可以去,哪些地方他必须申请后由人领着才能去,哪些地方是不能去的。

    豆腐胡同所不大,就是一个两层的小楼,没一会儿就参观完了。

    夏所长指了指停在院子里内部车位上的宝马车,对张潮温言道:“我就有个小小的希望,你明天最好换一辆普通点的车停在这里。”

    张潮讶异道:“这也有讲究吗?”

    这时候一个烫着大卷、涂着厚厚粉底的女人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了大厅,一开口那嗓音直剌耳朵:“哟,都开上宝马车了。你们才几块钱工资啊?这是收了多少黑心钱才买得起!

    怪不得不肯帮我把那活王八蛋给抓起来呢!我上法院告你们去!”

    夏所长苦笑道:“你看看,这就是原因。我们辖区居民多是住老胡同的老百姓,普遍经济条件一般。停这么个车在院子里,很多人看着心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