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青苗扶持计划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厄夜怪客字数:2308更新时间:25/04/30 08:47:02
刷……一张卷子铺在王学才桌面上,他推了推眼镜,疑惑道:“怎么了?作弊?”
徐文哲摇了摇头:“这是周洋的卷子……”
“他不会作弊。”话音未落,王学才就肯定说道。
徐文哲:……
不是,你怎么就这么笃定?
深吸一口气:“当然,这是我看着他做完的。”
“那你这?”
徐文哲低声道:“一次性拉三十多分,太不可思议了……按照上次考试的名次,周洋的分数已经超过了刘思齐,距离方婷婷也就几分差距!”
他深呼吸:“方婷婷可是全县第二!”
“而且,周洋进步的是英语!英语!”
王学才终于反应过来了,目光微微闪烁。
英语……这个科目非常的微妙。
就在十年前,一位叫做张玉芹的女生,因为对英语没兴趣,在答卷上写下了“我是华国人,何必学外文,不会ABC,也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的句子。后来投河自杀。
这件事的影响有多大?
直到教改之前,英语教师都很难招到,而且70年代出生,那批正在上初三,高中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反抗情绪到现在都没消失!
短短一句顺口溜,和同年的东北张铁生“交白卷”事件一起,成为影响国家教育事业的政治事件,其影响力之大,后来的学子很难想象。
“你的意思是?”
徐文哲说道:“我想组织一次全面摸查考试,如果周洋能保持成绩,我希望……学校能考虑将他添加进推荐名单中。”
王学才眉头皱起,沉吟许久才说道:“你让他过来,我和他谈谈。”
徐文哲快步离去,很快,周洋过来了:“王主任。”
王学才直接说道:“我注意到你的成绩进步非常快,特别是英语。”
“这次的卷子我看过了,难度不小,你英语的进步非常有代表性……”他停了下来,沉吟片刻认真道:“有没有想法作为镇上代表,加入市里扶持的‘青苗’培育计划?”
说真的,要不是前天周洋才帮学校解决难题,他根本不会说这些。
学闹之后他本来说给周洋一些奖励,可接着对方又提出了贫困生合作计划!
学校不过是付出了一句话而已。
这让他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可实在想不到怎么补偿对方,徐文哲算是给他打开了思路。
所以,此刻他说的格外详细:“去年底,新上任的县教育局孟局长就在市级会议上提出:西川的教育对比起沿海悬殊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汇聚优秀师资,对优秀学子因材施教,集中力量,打赢这场教育攻坚战。”
“市委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实验地点就选在西河市实验高中。”
周洋若有所思,这所中学是西河市著名高中,从这里走出过一位院士。
对于地级市来说,这可是能作为传校之宝的履历!
看到他听进去了,王学才沉声道道:“实验高中,是川大的下属学校。”
“每个县都有名额,所以我们镇上才成立了学习小组。你的成绩其实差不多了,尤其是英语非常亮眼,这是你的加分项。”
“如果你愿意加入青苗计划,县里会立刻派人来考核,接着一月后参加县内大考,前三名进入计划名单。实验高中会在一周内提前发布录取通知书,不需要参加中考。”
周洋心头火热了起来。
重要的不是青苗计划。
重要的是实验高中居然是川大的子弟学校!
川大,西川省毫无争议的第一学府,日后的985院校之一!
能搭上这条线,他就有机会提前和川大说好,或许有机会提前迁户口!
那时候才算彻底摆脱了家庭!
但他还是谨慎问道:“还有什么吗?”
王学才愕然看了他一眼,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不考中专?”
身份证制度没有落实之前,中专才是“农转非”的主流!
现在的中专可是包分配的!
而且中专在市区,基本都是就地分配,哪怕市区分配不下了,也是分配到县里!
周洋摇了摇头,这点他也想过,可是随着教改,中专新增了一条制度:从今年开始,中专变为4-5年,而不是以前的三年!
虽然这个机会很好,但是彻底打乱了他对日后的规划,他最终没有选择中专。
看到他摇头,王学才心中想当感慨,这年代,无数学子为了城市福利冲向中专,可他们不知道,大学才是堂皇正道!
中专出来最多也就当个蓝领,可现在的大学人才,起步就是蓝领!
想到这里,他失笑。
“或许并不是不知道,而是供不起。”
看周洋的样子,是立志想要考大学了,难得啊……
在他看来,不管能不能考上,有这份雄心壮志,已经难能可贵了!
他语重心长地开口:“不要后悔你的选择,你的选择没有错!”
“知识才是你一辈子的朋友,千万不要急功近利!”
随即,他说道:“进入青苗计划也没有什么特别,但是,高考的时候,第一志愿必须是川大。”
周洋立刻回答:“我没问题。”
“好。”王学才也算放下了心头一件事:“好好准备吧,我这就把你名字报上去,最迟一周后,考核人员就会来。”
告别王学才,周洋感觉脚步都轻松了许多。
这就是改革的浪潮。
上一世,他浪费在了工地上,可这一世身处其间,他才感觉到这个年代有多少机会。
他刚准备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一位同学走了上来。
“周洋,校门口有人找你。”
………
“真的?那你家现在怎么办?马上要春耕了,事情多着呢。”
学校门口,周雪含着一根辣椒糖,穿着新买的薄毛衣,随意地对身旁的同学说道:“怎么办?难道让我下田?”
“家里还有两个男人呢,也轮不到我。”
同学有些担忧:“不是这个……你高中还读不读了?”
周雪最讨厌的就是有人提起家庭。
又穷,事又多,偏偏天天不消停,她脸色冷了一瞬,随后笑着说:“我这身新毛衣可是驼峰的。”
“十几块呢,我大哥拜年给了外婆一条,妈就给我也买了一条。”
家里有钱,要你管?
同学也听出来了,讪笑一声没说啥,转头大大翻了个白眼。
一个村的,谁不知道你家啥情况?搁我这儿装大尾巴狼呢?
现在好了,唯一的劳力分家,看春耕你们家怎么弄!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忽然响了起来:“同志,这里有位叫做周洋的同学吗?”
“他的汇款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