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黄河夺淮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雪山藏狐字数:3724更新时间:25/04/26 09:26:38
    “南洋吴国?”

    当刘勤派出去的使者,灰头土脸的来到长安城,向伟大的刘彻陛下叩拜,并痛哭流涕表达吴王一脉“离家出走”多年,如今痛改前非,想要认祖归宗的浓烈情感时,

    皇帝只是皱着眉头,摆出一副沉思的模样,发出感慨:

    “怎么现在大汉的东南西北,都有诸夏的踪迹了?”

    北边的匈奴,

    其人有不少是战国时跑出去的燕赵子弟。

    东瀛那边,

    更是承接了田齐正统,人都不带换的。

    至于西边的秦、夏,哪里还需要多讲呢?

    现在好了,

    南边也有了!

    “这群家伙,把大汉给包围了!”

    刘彻在后宫之中,气的双手叉腰,在摊开的巨幅地图上走来走去。

    他的袍服很是宽大华美,

    当它被撑开,走动时又掀起微风,将之吹动后,

    更让皇帝看上去“气鼓鼓”了。

    刘墉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生气,便用眼神询问卫青。

    卫青指了指地图上,那用不同颜料标记出来的,不同势力的位置——

    大汉是当之无愧的中央之国,

    奈何周边的玩意,把它包裹住了。

    于是刘墉恍然大悟,“这地图颜色可真难看!”

    “的确需要统一一下!”

    如果周边还是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的配置,

    那还不需要这般震动。

    毕竟在诸夏君子的眼中,

    自己之外,尽是类人野兽,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所以泱泱中央之国,完全不需要在意它们。

    它们的存在和消亡,于诸夏来说,不过是自然规律而已。

    就连王师出动,打击蛮夷之时,

    也不过跟除去夏天里茂盛的杂草一个感觉。

    但眼下,

    却是要转换视角了:

    因为周边的家伙,都变成自己人了!

    这亲戚不得不认!

    而且西边那两个,

    还真有跟大汉争抢“正统”的可能!

    “啊啊啊!”

    “朕要把它们都干掉!”

    联想到这一点,

    刘彻陛下伸手抱住自己的脑袋,并发出咬牙切齿的大宏愿。

    旁边的霍去病跟着一块抱着脑袋嗷叫起来:

    “干掉!”

    “通通干掉!”

    ……

    “我要把淮水干掉!”

    泰山之上,

    何博俯瞰着山下众生,目光中透出一种“尽在掌握”的气势。

    医仲骑着坐骑,跟随在鬼神身边,为他的霸道强势鼓掌喝彩,“好!”

    “我支持你!”

    反正河伯南下夺淮引起的后果,

    又不是自己承担。

    要知道,

    阴间的死鬼们这段时间为了实现鬼神“开冲”的愿望,可是把头都忙掉了!

    何博听了他的马屁,

    便叉腰含笑,眺望着远方的巨野大泽,心中满是期待。

    随着时间的流逝,

    何博已经把淮水两岸的河流,尽数纳入手中。

    淮水本身在他面前,

    也显露出了柔弱、温顺的姿态。

    但进度却一直卡在最后的一截上,难以寸进。

    就像一个美人眉目含情的坐在何博怀里,双方已然柔情蜜意,不可分离。

    然而前者还是会在黄河河伯想要跟它进入最终的深入交流时,伸手推开了对方凑过来的大脸,并且告诉他:

    “不行的!”

    “奴家卖艺不卖身哦!”

    何博初时不以为然,只当这是小小情趣,

    于是便让淮水继续“玉洁冰清”着,

    转身去汉水里感受这条大河的水润嫩滑了。

    毕竟相较于淮水,

    长江才是何博最关注,也最想得到的对象。

    何况淮水已入彀中,

    难道还能翻起其他的浪花吗?

    但时至今日,

    汉水都被何博从南到北,钻了个通透,刷出进度条了,

    淮水还是那副“虽然我下海了,虽然请大家多多支持,但奴家的确不卖身”的态度。

    这让何博逐渐失去了耐心。

    携带分身气息的南洋使者来到诸夏,请求称臣纳贡一事

    更让他生出了莫名的紧迫感:

    南洋耶,

    吕宋耶,

    分身都在那边混出头了,

    我这个本体凭什么不努力拼搏!

    于是,

    何博下定了决心,

    他不再照顾淮水的小脾气,要拿出当年润遍黄河群水的态度,去强制对方!

    卡着不肯动?

    没有关系!

    反正只剩那么一层阻碍了,

    当河伯的洪流沿着那蜿蜒密布的水网,冲入淮水主干的时候,

    后者即便不想润,也必须变润了!

    不过

    强抢民女……

    不对,是黄河夺淮一事,

    关系甚大,牵扯甚广,

    一不小心,河伯冲嗨了,放飞自我,导致洪流溢出水道,泛滥开去,就要淹没两岸民居田地,造成偌大灾害。

    西门豹因此忧虑起来。

    他想要说些什么,但庄周却找到了他,白胖圆润的脸上带着微笑。

    他对西门豹说:

    “你总是跟鬼神请求,不要放纵任性的欲望,去干涉人间的事,让凡人的归于凡人,神圣的归于神圣。”

    “可河流的弯折流向,也是要遵循造化的,到了应该转向的时候,就要去转向;缸里的水满了,也应该溢出来。”

    “你为鬼神处理了这么多年的事务,难道没有发现大河的流向已经有了些许改变了吗?”

    人力有穷时,

    神力亦有穷时,

    起码何博现在,可没办法无视大地施加于山川上的偏转力量。

    他要能做到这个,

    也不至于因为高原阻隔而苦恼了,早就从巨大的雪峰上一冲而下,把“夺淮”变成“夺恒”了。

    所以,

    在大河流淌了许多年之后,

    就像一个人不断长大,需要裁剪更换新衣服一样,

    它的河道不可避免的,因流水的侵蚀,而出现了一定改变。

    当然,

    何博对此,也是有进行微调的。

    毕竟像他这样心软的神,

    也不想发起大洪水,逼得凡人里面再出来个大禹、女娲嘛!

    于是,

    西门豹陷入了沉思。

    他随后找到鬼神,询问他相关的事情。

    何博只是反手甩给他一大堆大河的水文资料,并理直气壮的说,“我憋好久了!”

    “我忍不住了!”

    “我就要对着淮水开冲!”

    “你要是想凡人少受点磨难,那你就自己辛苦一些,替我规划合适的溢水路线,好让我能避开大多城邑田地,顺利的进入淮水吧!”

    西门豹接过这个任务,

    然后他就忙碌起来,带着无数鬼吏,忙得掉头发、掉脑袋——

    鬼吏们在处理复杂的文书之时,

    会忍不住的拍打自己脖子上的玩意儿,缓解当牛马的痛苦。

    如果拍的重了,的确会一不小心,将其跟脖子暂时分家。

    圆溜溜的脑袋滚到地上,

    还没来得及庆幸自己突发恶疾,可以请假不干活呢,

    就会被同僚捡起来,塞到文山书海之间,继续处理那些东西。

    “你别想跑!”

    “要死一起死!”

    唉,

    真是牛马何苦为难牛马?

    ……

    “想不到,我还有当黄毛的一天!”

    在大河的洪流裹挟着黄沙,溢出堤坝,过巨野泽,入泗水,最后汇进淮水主干,在里面润了几个来回后,

    何博感受到了那夹于自己和淮水间的,如同网纱般的薄薄阻碍,被轻易的捅破了。

    于是,

    深感自得的鬼神在淮水的源流之地桐柏山上负手而立,看着那原本清澈的流水,被来自大河的洪流染上淡淡的泥沙浊黄,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而与此同时,

    正在未央宫中午睡的刘彻陛下突然惊醒。

    他掀开盖着肚脐的被子,在自己的卧榻上诈尸起身。

    被他留在宫里,陪他一块睡午觉的张鄢、刘墉、卫青和桑弘羊等人也跟着醒过来,不明白皇帝这是又发什么疯了。

    随后,

    他们听到皇帝说:

    “我梦见太祖给我托梦了!”

    “他说大河发水了,会流过哪几个地方,让我去那边赈灾。”

    “这怎么可能呢!”

    “梦里的东西都是假的啦!”

    刘墉呵呵笑道,“我小时候因为偷偷溜到供奉宗庙里面,推翻烛台,差点把祖宗牌位给烧了的事,也曾梦见老祖父说要教训我。”

    “但我现在不是还活得很好吗!”

    他骄傲的抬起头,显露出十分的活力。

    刘彻于是被他污染了神志,开始低头思考,这个梦是不是自己整天胡思乱想导致的。

    睡不着在外面玩的霍去病也正好跑进来告状:

    “刘据骑到大黄背上,结果给它尿了一身!”

    皇帝的长子,

    如今正好是能到处乱爬的年纪,

    而卫青家里养的那条老狗,也没有因为岁月的流转,变得垂垂老矣。

    大黄嘴边的毛已经变白了,

    但它的活力还很充足,每天都能被霍去病牵出去打猎玩耍。

    刚刚,

    霍去病突发奇想,把在地上蠕动的小皇子提起来,放到了大黄背上。

    结果刘据一个激动,

    就让大黄湿了身。

    皇帝听了自己这个好外甥的话,

    于是恍然大悟的对着身边伙伴说道:

    “难怪会梦到发水的事。”

    “原来托梦给我的不是太祖,是一条狗啊!”

    说罢,

    他自己就哈哈大笑起来。

    旁边,

    刘启努力抱住祖宗的大腿,请求他不要因为刘彻的“小儿无知”,而冲上去揍人。

    这是打不死人的啊!

    “他儿子都能爬了,你跟我说他还小?”

    “老子辛辛苦苦给他托梦,结果他拿条狗跟老子比?”

    刘邦气的胡子翘起来,反手就把刘启摁在地上一顿打。

    等打完了孙子,

    刘邦还指着他说:

    “鬼神说过:子不教父之过!”

    “等我回去告诉我爹跟我儿子,你还得再挨两顿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