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监军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雪山藏狐字数:2611更新时间:25/04/26 09:26:38
    “陛下已经决定了!”

    “就让你跟随公子扶苏,去上郡当监军!”

    咸阳城中,

    定阳君黑状严肃的对自己的儿子下达通知。

    黑易很是震惊,指着自己就说,“啊,我?”

    “我去监察蒙恬将军?”

    上郡,

    是秦朝北部的郡县,

    此时蒙恬正在那边修筑长城,并且向外抵御匈奴,向内鼓励迁移来的民夫屯田耕种。

    而蒙恬本人,

    则是秦朝有名的大将,幼时还跟随武安君白起学习过军备韬略,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蒙氏和黑氏的关系,也非常亲近。

    蒙氏的先祖蒙骜在昭襄王时出仕秦国,黑氏的祖先也是在昭襄王时担任了公卿。

    两家几乎同时发展,

    等到黑状这一代时,又因为都成为了皇帝的近臣,所以走的更加近了。

    黑状只有一个人,

    黑氏的子嗣也并不昌盛,

    因此很多时候,黑状被皇帝留在咸阳,跟随在自己左右。

    但蒙氏的蒙恬、蒙毅两兄弟,则是一内一外,得到了皇帝的重用。

    蒙恬北筑长城而却匈奴,更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忠诚。

    谁也想不到,

    皇帝会在年初的时候,突然对蒙恬的工作表示了怀疑——

    设立“监军”这样的职务,

    不就是在展示自己的疑心吗?

    而且,

    还是让长公子扶苏过去!

    在此之前,

    父子之前又正好进行了一次争吵。

    皇帝这样的命令,不免让人觉得,这次他是真生气了。

    不过黑氏作为皇帝的近臣和亲家,却一直明了皇帝的心意——

    扶苏被派去上郡,还是在忠诚的蒙恬身边,怎么可能是“流放”呢?

    如果说让公子离开都城,去到艰辛贫乏的地方,就是君主在表达自己的厌弃,那历代当过质子的秦王又怎么算?

    秦国一统还没有太久,

    春秋战国的风俗还有一定的残留。

    在那样的乱世中,在宫室中娇滴滴长大,一点都没有接触过外界风霜的公子,可不会得到他君父的认可,被列入继承人的考察名单中。

    当然,

    齐王建是一个例外。

    谁能想到他父母是罕见的真爱呢?

    “陛下之所以这么做,想来是希望,长公子可以更多的了解国家以外的情况吧!”

    匈奴人以游牧为生,在草原上的行动非常灵活。

    现在虽然被蒙恬打跑了,

    但就像一条野狗一样,只要没被人打死,总有一天,那些蛮夷还会出现,狠狠咬上来。

    这是秦人这七百多年来,和西戎作战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已经融入了秦人的骨血之中。

    而这,也是皇帝在北击匈奴后,还坚持修建长城的原因。

    但扶苏对此并不理解。

    他出生在稳定繁荣的咸阳城中,经历过最痛苦的事,只是亲人间的互相背叛和残杀罢了。

    他的父亲是一统天下的雄主,所以他也没有被外派做质子的条件。

    他的老师是齐地的大儒,不断向扶苏讲述“人性善”的思想。

    所以年少的扶苏看待天下的事情,难免有种清澈的天真。

    现在,

    通过实田一事,扶苏已经成长了很多,并了解到了国家内部的一些情况。

    他变得稳重务实了起来。

    所以,

    皇帝眼下,要把他派到北边去,派到帝国的边疆去,就是希望让他明白自己修建长城的理由。

    诸夏的敌人是那草原上的草,

    他们会在秋冬的风雪中衰残消退,也会在春夏的阳光下疯狂生长。

    他们是会永远存在的。

    而帝国领土太过宽广,它的边界线也太过绵延,不可能将这样的敌人,完全的阻挡在外面。

    驻兵的消耗太大,

    防守的成本太高,

    那么,

    就修墙吧!

    毕竟这修长城,也是诸夏先贤遗传下的老传统了!

    皇帝觉得:

    等扶苏到了边疆,见到了那里的情况,应该是可以懂得自己苦心的。

    而趁着这样的机会,

    扶苏也可以跟蒙恬打好关系。

    对方是帝国重要的将军,得到他的支持,以后扶苏继位的话,能够轻松很多。

    但一想到扶苏的性格,恐怕会和军旅出身的蒙恬产生些隔阂,于是,皇帝又安排了黑易过去,以为中间调结。

    “这是陛下对你的看重,你不要给我丢人!”

    “别摆出这副不情愿的样子!”

    黑状跟儿子说明了其中缘由后,对着黑易的背部就是啪啪两下,打的黑易差点受了内伤。

    黑易赶紧说,“知道了,知道了!”

    “但小王孙怎么办呢?”

    “我之前还答应,要在天气好的时候,带他出去骑马玩呢!”

    听到这话,

    黑状又是一瞪眼,“你还敢带他这么玩?”

    “上次罚得太轻了,是吧!”

    黑易说,“他天性如此,我能怎么办呢?”

    “而且他是先求得了姐姐的同意,然后再让姐姐通知我的!”

    “你要罚,也得罚一下那位慈母啊!”

    孩子他娘都同意这么干,黑易这个从小就遭受长姐压迫,长大了还要给外甥“当牛做马”,背着他到处玩的舅舅,又能如何呢?

    “还敢顶嘴!”

    “找打!”

    黑状直接不管早已出嫁的女儿,就逮着儿子教训。

    于是,

    等出发那天,

    扶苏注意到,黑易这位妻弟脸上,还有些红肿。

    他想说些话去关心他,结果转头,一道嘹亮的哭声响起,就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舅舅!”

    小王孙从母亲怀里滑下来,咚咚咚的跑过去,一把抱住黑易的大腿,哭的撕心裂肺,舍不得放手。

    黑易也很悲伤,于是蹲下来,跟嬴辟疆抱头哭泣。

    王孙的母亲十分无奈,上前两步,以无上伟力将舅甥两个分开,并对嬴辟疆说,“还有你父亲呢!”

    嬴辟疆用小胖手抹着眼泪说,“父亲又不会带我骑大马!”

    纱强硬的把儿子拎起来,将之扔到扶苏身边。

    “可是父亲去的上郡,跟草原接壤,上面的马要多少有多少呢!”

    听到这话,

    嬴辟疆立马扭动自己的身体,抱住了扶苏的大腿,扯着嗓子大喊,“父亲,父亲!”

    “记得帮我带大马回来!”

    扶苏哭笑不得,只能抱住沉甸甸的孩子,答应了他的请求。

    纱捏着嬴辟疆脸上的软肉教训了他几句,然后看着扶苏:

    “北方的风霜大,要好好保重自己。”

    “嗯。”

    “上郡是边疆,近来还常有战事发生,情况和咸阳这边很不一样,如果遇到了问题,一定要考虑蒙恬将军的意见,不要讲究你那些君子的毛病。”

    扶苏沉默着,没有回话。

    于是,纱的手就从孩子脸上,挪到了丈夫腰间。

    扶苏当即就抖了一下,然后苦笑着说,“好,好!”

    然后,

    他登上车架,

    黑易也骑上马,

    向着北方而去。

    而与此同时的丰邑,

    一户人家从外地迁移过来,宣布要在这里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