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公子稷(上)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雪山藏狐字数:3326更新时间:25/04/26 09:26:38
    “我儿没死!”

    原本沉浸在秦国大败韩国,君临洛邑豪迈中的惠文王惊闻噩耗,直接托关系,让自己来到了阳世看儿子一眼。

    然后,

    他就看到了奄奄一息,但的确还有些许生机在身的秦王荡。

    死鬼先君高兴的趴到儿子身上,发出欢呼。

    秦王荡仅存的生机被死鬼的阴气一冲,差点就彻底散去。

    好在张仪手疾眼快,把惠文王拉了回来。

    他说,“这太危险了!”

    “秦王的情况还很危急,我们现在都是死鬼,生死相隔之下,过多接触,只会害了他!”

    没有鬼神的能耐,

    却想像鬼神那样跟凡人随意往来,

    这只能是活在梦里!

    “不如回去请求鬼神,让祂补全秦王的亏损,替他延续寿命。”

    惠文王说,“只能如此了!”

    他不舍的离去,

    返回了阴间。

    但他的请求并没有得到准许。

    被称之为阴间宰执的西门豹告诉秦惠王,“一国君主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死人怎么可以如此干涉人间呢?”

    “而且经历了这样濒死而复生的事,难道您不担忧秦王因此沉迷鬼神,不理朝政了吗?”

    施恩于平民,

    是因为在这样的乱世中,

    太多平民只能随波逐流,

    活力足够的鱼也好,

    还是死的翻白肚的鱼也好,

    都要被洪流席卷,极难逆流而上,跃龙门而去。

    何况当今之世,

    还是个“王侯将相有种乎”的时代!

    所以平民和诸侯能享受到的鬼神恩赐,

    还真不可以相同而论。

    当然,

    恩惠也不会太过。

    因为死的久了,

    死鬼们对人世的看法也逐渐出现了变化——

    活得好坏又如何?

    反正都是要死的。

    只是秉持着“生死不相干”的原则,死人不能对活人透露太多的东西。

    且让他们努力的活上一辈子,下来了再回首往事去!

    “可是我儿还没有子嗣,却承受了这样的伤害!”

    “如果他不能痊愈,秦国就要混乱一段时间了!”

    秦惠王还不想放弃。

    西门豹就劝他,“兴衰治乱的事,我已经看过许多了。”

    他活着的时候都没有请求鬼神延续文侯的寿命,或者调教魏侯击,又怎么会在死后这么多年,允许别人做这样的事呢?

    他那在人间的子嗣,也早已随着魏国的衰落,而沦落为普通的士人,奔走求生了。

    西门豹和商鞅等人谈论过——

    在大家都变成死鬼,没有了人情世故的负担后,总算可以心平气和的说上一阵了。

    不管是强权的法家,还是潇洒的道家,或者勤恳的农墨……

    他们都认为,

    这大争之世,

    就如同冶炼一把宝剑时,必须经历的捶打。

    挨过了打,

    受过了痛,

    后人总要学会吸收前人的经验了,如此才能更加稳妥行向前方,迎接一个全新的统一之世。

    不痛,

    则不足以改天换地!

    因为人的天性是喜欢怠惰的,一路顺遂的话,就会越来越惫懒,变得和坐在王座上打瞌睡的土伯一样!

    “如果秦国这次可以撑过来,天命就要定下了!”

    “还请惠王好好等待,相信后人的智慧!”

    秦惠王气的跺脚。

    他就是太相信后人的智慧,

    才从不阻止嬴荡的好武竞力!

    现在好了,

    这小子举鼎把自己腿给砸断了!

    真是……

    当年就不该带着荡儿去看新夏人的举鼎表演!

    ……

    好在,

    秦王最终还是被送回了咸阳,并且没有因为伤重而咽气。

    黑夫有家学,有经验,自己对治疗伤筋动骨的问题,也颇有兴趣。

    但即便拼尽全力,

    秦王在举鼎时过于费力而导致的内伤,他是治不好的。

    用黑夫的话说,便是“即便一时保住了命,也活不了多久的,只能苟延残喘一阵。”

    当时,

    秦国的臣子就想冲上来跟他论说道理。

    吓得刘清连忙出列缓和。

    而恢复神志的秦王也轻轻摆手,不让大臣对黑夫动手。

    他虚弱的发话,“这是救命之恩,怎么可以对他不敬?”

    “如果要说有错,那本就是寡人之过,岂能怨天尤人?”

    秦王荡,

    是个生性锋锐的人,

    他就像一柄出鞘的宝剑,一往无前,更不会回头,后悔自己做过的事。

    他只是有些遗憾,

    自己一时不慎,祸及秦国的大业。

    他觉得,自己应该趁着还有力气,弥补一下。

    于是他先询问黑夫,“你的恩情,寡人实在忘怀。”

    “你愿意同寡人返回秦国吗?”

    黑夫下意识的想摇头,毕竟他妻儿老小都在大梁。

    但刘清直接踩了下他的脚,让他住口了。

    刘清说,“你在魏国能当多大的官呢?”

    “凭借救治秦王的功劳,你可以做秦国的大夫了!”

    黑夫挠头说,“可我跟你一块过来的洛邑,怎么能抛下你自己走呢?”

    刘清跳起来打了下他脑袋,“蠢啊!”

    “魏国和秦国,难道距离很远吗?”

    “到时候我在魏国当大夫,你在秦国当大夫,咱们互相出使,还怕不能相会?”

    到那个时候,

    两人再多点配合,指不定还能利用自身在魏秦的影响力,刷点功劳,更进一步呢!

    “就这么办吧!”

    “反正魏王并没有重用你的想法,还不如去秦国!”

    于是,

    黑夫就稀里糊涂的到了秦国。

    他的家人在刘清的帮助下,很快也来到了咸阳。

    因为“功高莫过于救驾”,

    他的确当上了大夫,并且获得了一块封地。

    只是秦王的情况过于让人担忧,给予了黑夫尊荣之后,没有对他加以任命。

    大家都围着秦王荡,祈求他快些恢复。

    但秦王荡明白自己的身体情况,他只是说,“将我的兄弟们找来!”

    于是,

    太后魏氏带来了先君的庶子公子壮和公子雍,芈八子带来了自己生育的公子悝和公子市。

    “让市下去。”

    秦王看了看自己的兄弟,随后让最年幼的兄弟退下。

    芈八子有些不甘心。

    但好歹还留了一个,并不是直接选择了魏氏带来的人。

    她怀抱着希望,让小儿子走了。

    “雍也出去!”

    然后,

    秦王又说。

    于是,

    在场的先君之子,只留下了三人。

    一个躺在榻上,两个跪坐在旁边。

    两名先君珍贵的遗产也在静静等候秦王的抉择。

    虽然太后魏氏对儿子的情况非常伤心,但她久在宫廷,更加关心自己的未来。

    亲儿子不行了,

    她必须保证,下一任国君仍旧与自己关系匪浅。

    这样,

    她才不会辜负出嫁之时,魏氏对她的嘱托:

    “生下下一代秦王,以复秦晋之好。”

    但秦王看了两个兄弟许久,最终一闭眼,没有下定决心。

    “唉!”

    “都出去吧!”

    他颤抖着止住两个女人的嘴,让她们无需多言。

    既然已经活着回到了秦国,总不会一下子就死去。

    他不能匆忙决定哪位兄弟来继承君位,以免再给秦国带来麻烦。

    “请严君来!”

    严君,

    也就是公子疾听闻秦王命令,迅速赶来王宫之中。

    秦王握住他的手,很苦恼。

    “叔父,我很犹豫。”

    “我在洛邑举鼎负伤,这是因为我过于傲慢而获得的惩罚。”

    “所以无子而亡,将王位传给兄弟,我心里没有太大的怨言。”

    “只是我的兄弟之中,没有谁的才能很是突出,这让我心生忧虑,下不了决心。”

    公子壮是先君的庶长子,是秦王的兄长。

    在坚决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的情况下,公子壮被先君故意冷落,以免激起他的争位之心。

    毕竟,

    孝公时公子虔那样的人,可太过稀少了。

    因此,

    公子壮的性格有些怯弱,并且因为幼年失去母亲,对养大自己的魏太后十分恭敬。

    偏偏秦王对自己这位生母,十分了解——

    魏氏和先君,是纯粹的政治联姻。

    而魏氏也时常向先君进谏,希望可以缓和秦魏关系。

    但秦国东出,

    必攻魏国!

    个人的情谊,怎么可能阻止国家大业呢?

    于是先君将年幼的太子荡抱走,自己教导他,防止魏王后利用子嗣,对秦国不利。

    因此,秦王可以看出,魏氏要向他引荐公子壮的本意。

    而芈八子的心思,

    又何尝有异呢?

    都是企图利用子嗣,以太后的身份,把控秦国罢了。

    公子疾知道了秦王的忧虑,也皱眉思索起来。

    最后,

    他提到一个人,“正在燕国的公子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