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不小心弄断了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地摊上的拖鞋字数:2429更新时间:25/04/25 12:55:31
    孔队长来之前,领导只跟他说,这位鉴宝堂的何老师,也是中大考古系毕业的,和他是校友。

    可没说他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现在,听着怎么不大对劲呐?

    “行内?”

    “何老师,你说的这个行内是指?”

    “当然是直播鉴宝这一行。”何涛泰然自若的答道。

    “是吗?现在鉴宝主播对于盗墓这么有心得?”

    “那当然了,技多不压身嘛。”

    “孔队长你平时应该很少看鉴宝直播吧?逗音上真正厉害的那几个主播,都是有倒斗背景的。”

    “我就是太干净了,所以观众数才上不去。”

    “原来是这样……”孔队长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今天长见识了。

    他还是愿意相信校友的,已经准备等会儿去看看其他的鉴宝主播,了解、学习一下。

    “那你刚才说的封门墙是指?”

    “就是墓室外的一堵墙。”

    “我知道是墙,我是想问,这堵墙具体有什么作用?”

    “用来封门呀。”

    “好吧,谢谢何老师,我懂了。”

    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孔队长怀疑是自己打开的方式不对,只能选择先跳过。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何涛对着镜头憨厚的笑了,他不敢说太细,刚才不小心多嘴了一句,差点带崩全场。

    现在得藏拙一下。

    打封门墙其实不难,只不过因为是盗墓中的野路子,所以鲜有人知。

    汉代之后的古墓,为了防止被盗,往往在墓门之前,多砌一堵墙,起双重防盗的作用。

    有些刚入行的,或者对分金定穴没自信的盗墓贼,往往通过找墓碑,来确定古墓位置。

    这些人通过几代人的实践,得出了一个经验。

    那就是——在墓碑的正前方往下挖,很容易挖到封门墙。

    之后只要把墙拆掉,就能进到墓室里为所欲为了。

    这种办法非常简单,不用打洛阳铲、也不用研究风水,一把铁锹就足矣。

    唯一的缺点是费时费力,挖个好几天都很正常。

    所以一般在深山老林、没什么人的地方,才会选择用这种方法。

    何涛没法对孔队长解释太多,只能告诉他:

    “这种打封门墙的手段,非常原始,散盗才这么干,很少有团伙用这种方法作案。”

    “如果是外地人流窜作案的话,一般不会把盗洞填的这么仔细,不回填才是常态……”

    【懂了,本地人干的】

    【估计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挖的,不然没必要回填】

    【我家附近的祖坟就是这么没的】

    弹幕猜的没错,何涛其实想说:

    这肯定是住在这儿附近的人干的。

    只有附近的居民,怕被其他进山的人发现,才会花功夫回填。

    正常盗墓贼有这功夫,都上火车了。

    所以这时候去附近走访一下,有哪家哪户,最近突然发了横财的,基本就能确定盗墓案的嫌疑人。

    不过这毕竟是何涛的推理,没必要说出来。

    留着让孔队长自己悟吧。

    ……

    孔队长听完何涛的话,缓缓的坐回了座位上。

    脸上露出思考的神情,嘴里喃喃的说:

    “如果是这样的话,嫌疑人好像能确定了。”

    “说不定就是墓主人的后人干的。”

    这种偷挖自家祖坟的事,孔队长屡见不鲜。

    接着,他抬起头郑重的对何涛说:

    “何老师,辛苦了,你提供的消息非常有价值。”

    “后续可能会有警察联系你,到时候可能还要你复述一下今天说过的话。”

    “客气客气,到时候我直接让导播带着录像、去派出所配合你们工作。”

    【就这么把同行卖了?】

    【同行是仇家,确实是你应该做的】

    【何老师也是好起来了,马上就要成官方的人了】

    【这是把头的投名状吗?】

    孔队长这次就准备了这一个墓。

    鉴定完就直接走了。

    何涛其实有点没尽兴,不过还好,下面连线的一位宝友,东西很多,让他看了个爽。

    “大哥,你是专业搞收藏的吗?”

    “这一面墙的古董应该不便宜吧?”

    “还好还好,这里面很多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有些是我和别人换的。”

    “何老师你方不方便,帮我全部过一遍?”

    “没问题啊。”

    何涛看了一圈画面里的古董,选了个最好看的先确定真伪:

    “那个龙纹的青花瓷壶,你拿过来我看看。”

    “这个吗?这个应该是开门的吧?”

    “别急,我先看看底……”

    “没问题,很开门,清晚期的。”

    “清晚期的,可以估价吗,老师?能不能给个基础的价格。”

    何涛回忆了一下这类东西的价格:

    “市场价,大概八千左右。”

    “八千?”

    听到何涛的报价,宝友反应很大:

    “老师你说的是RMB、还是欧元?”

    “当然是RMB,八千欧那是官窑的价。”

    “不可能吧?这件东西之前有拍卖公司估价两万五,我都没卖,他还给我留了名片,让我随时去找他。”

    【那还不赶紧卖了?】

    【宝友运气好啊,碰上冤大头了】

    【这种晚清民窑的东西,卖两万五绝对赚的】

    【估计是骗钱的拍卖公司吧?】

    “哪家拍卖公司?”

    “宝利,老师你看名片,这人应该是真的吧?”

    看到宝友拿出来“燕京宝利拍卖行瓷器部经理”留下来的名片,何涛突然想到问题出在哪儿了。

    这八千的价格,好像是之前看盗墓贼出货时,收集到的数据。

    出土价和拍卖价是有差距的呀!

    不过这时候不好改口,总不能跟宝友说,我刚才是按一线出土价定的八千吧?

    何涛想了想解释说:

    “八千是参考的最低价,你说的两万五,是拍卖竞价出来的,而且还要交税呢。”

    “算下来差不多的。”

    其实就算交完税、也差挺多的,但宝友数学应该不好,算不太明白,就这样被何涛说服了。

    “好的,谢谢何老师。”

    “我还有一件,这个东西,你帮忙看看?”

    “什么宝贝?”

    何涛本来有点漫不经心,以为又是什么清代的瓷器。

    但是等看到视频里的东西,他直接连人带椅子,战术性的后退了两步。

    宝友的收藏水平突然暴涨啊。

    他拿出来的,是一件非常开门的唐三彩女子骑马俑。

    但是不知道怎么了,褐色的马背上,原本应该是穿着绿色胡服的女人。

    但现在,女人腰部以上的都不见了。

    “宝友,这什么情况啊?上面半截呢?”

    “上面这个……”宝友拿出半截人偶,尴尬的说:“被我不小心弄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