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第623章 两面夹击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一天写三章字数:4616更新时间:25/04/24 18:54:14
    诸葛亮、关羽陆续也开始接触到恒河下游的土邦。

    “能得到这些土邦的支持,之后于大汉有利!”

    贵霜的人口,毕竟已经达到千万!

    无论是将来封邦建国也罢,还是设立都护府也罢,都需要当地人的配合。

    所以,与其做适当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诸葛亮带着骠国的一员向导与一处土邦部落的酋长交流。

    为了表达自己的善意,同时也避免激发对方的抵触情绪,诸葛亮用词尽量谨慎,表达出大汉对于这些百姓的善意。

    不过这些土邦显然不太理解诸葛亮的样子。

    还是骠国向导将对方的话语翻译,诸葛亮这才瞠目结舌的从对方口中听到一个真相——

    “种姓制度?”

    诸葛亮这才明白,在贵霜这片土地上,竟然还有这种奇葩的制度。

    人生下来就有三六九等、高低贵贱,而且永世不得更改!

    “这……”

    诸葛亮显得无法理解。

    更让诸葛亮无法理解的是,这些土邦百姓还对这套制度推崇至极!

    为了纠正他们这套扭曲的三观,诸葛亮还特意将大月氏的历史又拿出来说了一遍。

    其本意是想告知这些土邦百姓,他们并非是什么卑贱之人。

    不过这些土邦百姓的逻辑显然太过强悍,让诸葛亮一时之间都无从招架——

    “您是说,现在统治贵霜的月氏人,其实是当年大汉的手下败将?”

    “不,其实是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但这么说也没问题。”

    一时间,这些土邦百姓愈发兴高采烈!

    “那岂不是说……汉人是比大月氏人还要高贵的种姓?”

    “啊?”

    诸葛亮怎么都没想到,这兜兜转转的怎么又扯到了种姓的事情上?

    诸葛亮费尽全身力气与对方交流。

    不过很快诸葛亮就放弃了这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无论与他们说什么,他们最后都能扯到种姓和佛法上来。

    仿佛除此之外,他们对于其他事物就没有任何的认知!

    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能是换一个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对方交流——

    “只要打到上游去,就能获得上游那些人的财物!”

    “同时,因为大月氏人本就是大汉的手下败将,所以将来贵霜的种姓将要重新规定!”

    什么礼仪教化,什么生产贸易他们听不懂。

    但是财物还有种姓制度,他们却是听的明明白白!

    当即,就有数个土邦部落答应了协助汉军,并且主动帮忙带路!

    本来格外凶险的恒河在这些本地土著的带领下显得格外温顺。

    大汉的舟船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就抵达了贵霜帝国最东端,同时也是恒河中游最大的城市——华氏城。

    华氏城守军见到大汉的舟船竟然自恒河而来,纷纷鬼哭狼嗥!

    其守城将领赶紧吹响号角,示意敌袭!

    除了在河道上的汉军舟船,恒河两岸还有许多来自恒河下游的土邦百姓。

    见汉军果真来到了这座城池,也是纷纷用含糊不清的汉话大喊——“进攻!进攻!”

    不过当华氏城的守将擂动战鼓,驱赶贵霜特有的象兵骑兵朝着城外冲锋后,这些岸上的土邦百姓就一哄而散,完全没有方才的气势……

    “这些人到底是来干嘛的?”

    战船上的孙策、周瑜无语的看着岸上那些人的表演,也是无奈的摇摇头。

    不过随即他二人就打量起了眼前的这座城邑还有那显得威风凛凛的象兵。

    城邑……

    说是城,但其实极为低矮!

    这种规模的城池,在大汉估计也就是一些偏远地区非治所的县城水平。

    倒是那象兵惹得孙策和周瑜有些谨慎。

    毕竟那堪称恐怖的身姿实在是给人极大的冲击,让人不得不慎重以待。

    “孔明之前在骠国遇到过,说是这种畜生最怕火焰和声响。”

    孙策比划着大象左右两边巨大的耳朵——

    “有那么大的耳朵,害怕声响也不奇怪!”

    而好巧不巧……

    大汉如今最为有力的武器,恰恰就充斥着火药与巨响!

    “往象群中央轰!然后直接杀入城去!”

    大汉舰队中,早就准备好的火炮发出轰鸣!

    下一刻,数十枚人头大小的铁弹便被轰向象群!

    有大象猝不及防之下,直接被一枚炮弹轰碎了脑袋,红白残骸汁液迅速溅射到周围的同僚身上!

    一时间。

    象惊了,人也惊了!

    大象自古以来便是这片土地上的霸主。

    只要有象兵出动,几乎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敌人!

    从来都是这些大象的铁蹄将敌人一脚踩爆,哪里会出现敌人将这些大象弄爆的道理?

    而大象身上的士卒也是一样难以置信!

    相比于大象,他们更加无法适从!

    因为大象终归是兽,没有认知。

    可人却有!

    当汉人用着远超他们认知的武器发动进攻的时候,这些贵霜人的天都快塌了!

    “汉人……不可战胜!”

    随着之前贵霜与大汉的贸易展开,其实这些贵霜人也知道了自己前身大月氏人的历史。

    不过本着如今贵霜帝国的骄傲,他们都拒绝承认过去弱小的那个自己。

    对于汉人白纸黑字记录下来的文献,他们也全都是一种“不承认就等于没有发生”的态度,完全否认几百年前的事情。

    毕竟。

    强大的大月氏人怎么会被匈奴击败?

    而匈奴又怎么可能被大汉击败?

    大汉倘若真的是传闻中的那般不可战胜,那他们怎么见不到大汉的踪迹呢?

    不过今日。

    大汉火炮的轰鸣声毫无疑问掀开了这些贵霜人最难以启齿的事情——

    “历史,都是真的!”

    “汉人,真的远胜我们贵霜!”

    来自灵魂深处的颤栗让这些高种姓,本应该誓死抵抗的贵霜人纷纷丢下武器,朝着城外跑去!

    而受惊的大象也在四处横冲直撞,将少数一些还有战意的贵霜人彻底摧毁!

    之前逃跑的那些土邦人见到汉军大发神威,也纷纷自藏身之地涌出。

    他们怪叫着冲入华氏城中,很快便将城内洗劫一空,同时打扫干净来迎接这里的新主人——

    汉人!

    仅仅是一轮火炮齐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进行第二轮,偌大的一个华氏城就被攻占。

    孙策在得胜后即兴奋又失落:“公瑾,这贵霜好歹是大国,怎么这般孱弱?”

    周瑜扫了眼旁边载歌载舞的土邦百姓:“伯符,你有没有想过不是贵霜太弱,而是我大汉如今太强了?”

    “我就问你,倘若今日没有战船,没有火炮,那今日这仗该怎么打?应该怎么破去贵霜的象兵?”

    “而且……”

    周瑜对这些土邦人的贡献也表示了肯定——

    “这些人哪怕什么都不做,就走在河岸边上,对我们来说也是一股助力。”

    “虽然他们不能如我们汉人一般立即组成大军,但到底数量惊人,能壮胆色!”

    “胆色?”

    孙策嘴角抽搐:“公瑾你认真的?”

    “方才这些人的表现你又不是没有看到,人家大象一出来他们就全跑了,哪里来的胆色?”

    周瑜不置可否。

    “但这毕竟是第一场战事。”

    “越是往后的战事,他们就越应当知晓我大汉是不可战胜的!”

    “到时候若是真能聚集几十万人到贵霜的国都,那这仗可就打的轻松了!”

    单凭汉人的火炮,远远不能压制这千万名贵霜百姓。

    但是倘若有这些土邦百姓,用贵霜人反制贵霜人那可就不一样了!

    “伯符,还是上点心。”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我二人的封地大概都是在这贵霜,现在召集些人手总归没错。”

    “将来开垦田地、修建屋舍都少不了人。我们如今,总该开始考虑这些事情了!”

    封地……

    周瑜是知道怎么激励孙策的!

    孙策顿时两眼放光:“公瑾说的没错!”

    “不过该说不说,我怎么觉得这些土邦百姓其实好治理的很……”

    ——————

    华氏城,乃贵霜最东面的大城!

    其位于恒河与阎牟那河的交会点,可以控制整个恒河中游平原!

    同时因为此地土地肥沃,人口茂密,也是贵霜帝国重要的财富来源。

    没人会想到,这样一座位于贵霜最后方的城市会被突然冒出来的汉军给攻占!

    但是波调看着手中的军报,还是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

    “贵霜,被两面夹击了!”

    大汉的西域都护府在北,安南都护府在东,好似两条粗壮的手臂,将贵霜牢牢困住!

    有贵霜贵族极为惶恐,请求波调将北面的大军调往东面,重新夺回华氏城!

    “现在调兵?那北面的西域都护府呢?不管了吗?”

    汉军在伊犁聚集兵力乃是事实!

    若是将北面的大军调走,谁能保证这些汉军不会一路追击,直接杀到贵霜境内?

    到时候汉军两路进攻,那贵霜才真是万劫不复!

    一众贵霜贵族面如死灰。

    难以想象。

    前不久,他们还在觊觎西域,在幻想有朝一日能够回到祁连祖地,彻底洗刷祖先的屈辱。

    但现在,却被告知汉军已经出现在了东面,并且就连华氏城都已经沦陷?

    波调此刻亦是一脸阴郁。

    此时他猛然意识到,之前他以为的汉军孱弱是怎么回事。

    倘若不是看到汉军“柔善可欺”,他哪里可能将大军调往北面,想要一举拿下西域?

    而汉军若是真的“柔善可欺”,那又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拿下华氏城?

    “狡猾的汉朝人!比匈奴还要狡猾!”

    “我们祖先之所以被赶走,都是因为本质质朴啊!”

    波调为自己,同时也是为祖先找了一个理由。

    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汉人太过狡猾!

    我大月氏人就好像一朵白莲花一样,清纯懵懂,被他们这些坏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啊!

    不过找理由归找理由,这仗总归还是要打下去!

    贵霜幅员辽阔,兵力的调动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所以波调才说,倘若现在将大军调到东面,很可能是大军还没赶到,就被汉军彻底夹击!

    贵霜虽没有什么传世的兵法,但大月氏人毕竟本就是游牧出身,对基础的常识还是再清楚不过——

    “北面的大军不能退!”

    “反正北面的军队多是骑兵,来去如风!大不了和汉军作过一场!”

    “只要能够击溃汉军西域都护府的兵力,那东面的汉军根本不足为虑!”

    “在此期间,唯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安抚东面,不要让东面汉军的优势扩大!”

    波调迅速做出部署——

    “派婆罗门僧侣前去东方组织人手抵抗。”

    “汉军突然出现在东面,必然是从恒河水道而来……只要拖到暴雨时节,汉军必然不战自溃!”

    东面大都是土邦。

    在那里,种姓制度就是一切!而最高的婆罗门就是天!

    派遣这些婆罗门僧侣前去管辖,比派遣一万大军还要更加管用!

    “而北方的战事,由我亲自前去!”

    贵霜固然幅员辽阔,但却依旧不能改变其本质就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帝国。

    到了这种时候,波调这个贵霜王、月氏王若是不亲自前往前线杀敌,只怕过不了多久他的脑袋就要搬家了!

    所以贵霜贵族对于波调的决定并无异议。

    只是有年老的贵霜贵族提醒波调:“若是战事不利,还请大王务必要尽快退军!”

    “大王万万不能重蹈“无名王”的覆辙啊!”

    无名王,就是当年持功向大汉请求迎娶大汉公主的那名贵霜王。

    在遭班超拒绝之后,他派一位名叫谢的副王领兵七万前往西域攻打班超。

    班超见敌众我寡,于是采取坚壁清野、闭门不战的策略,谢攻班超不下,四处搜掠又无收获,于是粮草出现问题。

    班超推断谢会向龟兹求援,就派兵埋伏在前往龟兹的要道上。

    后来果然不出所料,谢的求援士兵全被杀掉,并将首级悬示给谢。谢大恐,自知已无出路,便派使者向班超请罪,请求生还,班超同意。自此两国一直和睦相处。

    此战不光是让大汉知道了攻打贵霜不能急切,也让贵霜吸取了教训,知道不能和大汉死磕。

    如今众人就是以史为鉴,特意提醒波调,让他知道轻重缓急。

    “知道了!”

    波调嘴上应着,眼神却开始飘忽,显然没有将这告诫放在心上。

    “放心!大汉乃是大国,贵霜同样乃是大国!”

    “贵霜之危,很快就能迎刃而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