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大变革,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南山堂字数:4672更新时间:25/04/22 10:07:52
    “于总,这一次联合电子的成立,经过最终争取,我们集团现在是最主要的股东。”

    “一汽、二汽、首都汽车制造厂那些公司就象征性的占据了一点股分。”

    “这对我们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汪会亮现在的心情非常的不错。

    从宝马汽车集团的快速发展之中,他已经感受到了零部件产业的重要性。

    之前沪上大众搞个桑塔纳国产化项目,也是折腾了好几年,现在才算是把大部分的零件进行了国产化。

    沪上汽车集团要发展壮大,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些核心零部件企业。

    联合电子虽然只是一家合资零部件企业,但是合作方博世是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

    这一次合作愿意扶持联合电子形成相关零件的研发能力。

    对于沪上汽车集团来说,绝对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借着合资公司,以后沪上汽车集团也可以慢慢的开发其他的一些汽车零部件。

    到时候给沪上大众和沪上通用供货,同时也给“沪上牌”轿车供货,发展壮大就不在话下了。

    “博世那边这一次做出的让步还是比较大的,看来也是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大众汽车那边是准备后续在华夏推出的新车型,都是使用电喷发动机。”

    “那么ECU这个关键零件的国产化就显得很重要。”

    “要是博世不在华夏修建工厂,那么到时候很可能这个ECU的订单就会交给南山科技。”

    “这绝对不是博世那边愿意看到的。”

    于金分析了一下博世这边让步的关键原因。

    除了看好华夏汽车市场的前景之外,肯定也是感受到了其中的压力。

    有竞争的情况下,很多条件就可以谈了。

    要不然的话做这独家生意,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说的有道理,这一次我们也算是沾了南山科技的光了。”

    “后续我们沪上牌轿车那边的一些零件,只要是我们自己生产不了的,都可以考虑找南山科技合作。”

    “这样子也算是促进了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壮大,让那些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的态度不要太过于嚣张。”

    汪会亮这些年也算是见识过了不少零部件企业的嘴脸。

    别以为你是主机厂,是甲方,在零部件企业面前就是强势的。

    实际上还是要看情况的。

    是你求着人家更多一点,还是人家求着你更多一点。

    这才是决定话语权的关键。

    像是博世、电装这种企业,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在主机厂面前都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特别是在自己垄断性比较强的零件上面,话语权会更高。

    那种市面上比较多的厂家可以生产的零件,话语权就会比较低。

    “嗯,确实是有这个必要。”

    “上级部门现在也是在起草相关的政策法规,要鼓励国内汽车行业和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壮大。”

    “这里面属于我们自主品牌的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家的发展壮大,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宝马汽车集团作为港资企业,将来回归之后也算是自主品牌企业。”

    “支持他们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来说,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

    于金虽然知道宝马汽车集团在整车上面给沪上大众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是在零部件领域,对沪上大众是有促进作用的。

    所以一码归一码,该竞争的竞争,该支持的支持。

    至于他采取这个态度,跟江辉的老丈人是机械电子工业部的负责人朱建生有没有关系,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

    “江总,联合电子正式成立了,这家厂家的股东几乎囊括了国内大部分的主机厂。”

    “到时候这些主机厂的相关零件,很可能都会给到联合电子进行生产。”

    “这对我们南山科技来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周云作为江辉的秘书,如今也算是见识不凡。

    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南山科技如今是一骑绝尘的跑在前面。

    特别是涉及到电子相关的零部件,南山科技的优势更加的明显。

    但是联合电子成立之后,情况肯定就不一样了。

    像是发动机的ECU,这是联合电子首先对外表态会导入的新产品。

    其他ABS等相关的电子零部件,也是联合电子重点导入的零件。

    这么一来,对南山科技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了。

    “虽然联合电子背后的股东数量很多,但是实际上的大股东就是博世和沪上汽车集团两家。”

    “其他的角色都是打酱油一样的存在。”

    “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跟联合电子合作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就会选择合作。”

    “如果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它们也会分分钟选择其他的方案。”

    “毕竟一汽也好,二汽也好,在联合电子里头的股份,也就是一个点的水平。”

    “它们不可能因为这么少的股份,就把自己跟联合电子捆绑在一起。”

    江向阳早就知道联合电子会出现,朱建生都亲自跟他沟通过的。

    所以现在是一点都不紧张。

    外资零部件企业进入到华夏市场,这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某种程度上来,这对华夏汽车行业的发展来说,也不是坏事。

    要不然许多零件,你连生产能力都没有,如何发展壮大呢?

    外资零部件企业进来之后,虽然刚开始可能只是在华夏工厂组装,或者是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加工。

    但是至少也是一个进步。

    在感受到市场压力之后,这个节奏一定会加快。

    就像是博世,之前只是把一部分技术含量不是那么高的零件放在华夏工厂生产。

    但是伴随着华夏汽车市场的扩大和竞争格局的变化,现在连发动机ECU这样子的核心零件也愿意拿过来生产了。

    并且还是直接合资生产。

    这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

    上级那边很支持联合电子的成立,也是因为这个案例比较有代表性。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来引导后续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那倒也是,不过沪上汽车集团那边,估计今后就比较麻烦了呢。”

    听了江向阳的话,周云倒是没有反驳。

    不过对于发展势头很是不错的沪上汽车集团,她还是难免会有担心。

    “南山科技不可能垄断市场,总是需要一些竞争对手来衬托他的优秀。”

    “今后我们让更多的主机厂明白,南山科技才是QCD综合竞争实力最强的供应商。”

    “至于沪上汽车集团那边,短时间内就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吧。”

    “联合电子那边毕竟只是生产一部分的产品,不可能所有的汽车零部件都生产。”

    “我们现在已经在跟主管部门提议,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格局。”

    江向阳很是大度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相比这个事情,他觉得部委那边酝酿之中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内容,要更加的重要。

    他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这个事情上面。

    “这个事情我这段时间也有跟进,上级那边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初版政策稿的制作。”

    “现在正在征询一汽、二汽和我们等各个主要汽车厂的意见。”

    “近期很快就会正式的出台。”

    周云看到江向阳对《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的事情很关注,自然是要重点汇报一下相关的进度。

    作为华夏汽车行业未来二十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这份文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宝马汽车集团这边也算是深入的参与者。

    ……

    “厂长,我们现在也算是联合电子的股东了。”

    “这个事情会不会影响红旗宝马那边的发展呢?”

    赵光明在一汽内部,现在是被安排分管红旗宝马的事务。

    如今一汽作为联合电子的小股东,参与到了博世和南山科技的竞争之中,他肯定是有一些担心的。

    要是因小失大,那就非常可惜了。

    “联合电子的成立,是在机械电子工业部和博世一起推动下成立的。”

    “以江辉的关系,在联合电子成立之前,他肯定就已经得到消息了。”

    “可以说,联合电子的出现,是经过江辉同意的。”

    “他肯定是已经权衡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不会因为我们四其中的小股东就怪罪我们。”

    “所以更加不用担心会影响我们的合作。”

    “至于今后我们一汽要不要跟联合电子合作,短时间内其实考虑这个也没有意义。”

    “毕竟红旗宝马那边的发动机都是直接从南山发动机采购的,肯定是用南山科技生产的核心零件,不会从联合电子购买。”

    “至于一汽大众那边,后面就看联合电子和南山科技的报价方案,哪个有优势就选择跟哪一家合作。”

    “而一汽丰田那边,人家还没有要导入电喷发动机的计划。”

    “就算是有,到时候相关的ECU等核心零件,肯定是从电装那边采购的,跟联合电子也没有什么关系。”

    耿卫东对这个事情倒是看的很透彻,觉得不会给一汽带来什么太大的影响。

    真要是说影响,也是好的影响,没有什么坏处。

    “就怕到时候宝马汽车集团那边迁怒于人,非要拿这个事情说事。”

    虽然耿卫东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赵光明还是有点担心。

    “江总的格局不至于那么的低,你不需要担心那么多。”

    “反倒是现在红旗A4和红旗A8的车型开发工作,你要经常跟进一下。”

    “尽量确保这两款车型都能按计划量产。”

    耿卫东不想再跟赵光明纠结联合电子的事情。

    这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这方面的工作,目前都是按计划在展开。”

    “快的话,今年年底红旗A4就能正式的下线,明年大规模的量产。”

    提到新车型,赵光明的兴致一下就高了不少。

    这可都是红旗宝马的未来啊。

    现在依靠一款红旗A6,红旗宝马那边的日子就过得很是不错。

    要是再来两款产品,日子肯定就更加滋润了。

    ……

    当华夏汽车行业的人都在关注联合电子的出现的时候,相关部门正式颁发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这个政策共有 13章 61条,主要涉及政策目标、产品认证、产业组织等方面。

    其中最受到大家关注的就是政策规定汽车工业实行“目录”制管理。

    要求外资车企在华生产销售汽车必须通过合资公司的形式展开,且合资汽车公司外方占股不能超过 50%。

    在这个政策出现之前,华夏也成立了好几家合资车企。

    但这些合资企业的成立是基于当时的政策引导和企业间的合作意愿。

    并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外资车企必须以合资形式进入华夏市场。

    现在这个政策的出现,对华夏今后汽车工业的发展都会起到非常巨大的影响。

    “这一政策旨在保护本土汽车工业,改变当时汽车行业各地蜂拥而上、盲目投资、散乱差的局面。”

    “同时通过合资的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华夏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宝马汽车集团的内部会议上,江辉亲自给一众高管解读这个政策文件。

    “把汽车工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变投资分散、生产规模过小等状况。”

    “2000年汽车总产量要满足国内市场 90%以上的需要,轿车产量达总产量一半以上,基本满足进入家庭的需要。”

    “摩托车产量基本满足国内需要,并有一定数量出口。”

    “国家将促进汽车工业投资集中和产业重组,解决‘散、乱、低、慢’问题。”

    “这对我们集团来说,不是一个坏消息。”

    江辉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去解读这份政策,准确度绝对是非常高的。

    这也是让一众高管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

    免得领悟错了。

    “在这一次的政策文件中,专门提到了产品认证。”

    “今后国家相关部门会依据技术法规对汽车产品实施国际通行的认证制度,未经认证合格的产品,不得销售、进口和使用。”

    “这对各个主机厂新车型推进的日程肯定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公司需要成立专门的认证部,确保我们生产的所有车型都是符合法规要求。”

    过去几十年,华夏的汽车产业发展,确实是比较乱的。

    稍微管一管,没有坏处。

    江辉也是绝对支持产品认证的。

    要不然到时候市场上很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

    宝马汽车集团这些大企业,会深受其害。

    现在提前把产品认证给安排上,乱七八糟的产品根本就不让你生产,多少可以规避一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