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研讨会,还是那句话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葆星字数:3326更新时间:25/04/22 04:43:06
    10月10号,《士兵突击》在企鹅视频大结局。

    本来呢,企鹅视频是想要超前点映的,因为这样可以赚一波钱。

    别的不说。

    就凭借着《士兵突击》现在如此凶猛的成绩,正如老钟说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这个时候挣一波钱应该也能理解吧。

    不过呢,祖明不答应。

    当初《扫黑狂浪》企鹅视频想要点映的时候祖明就不同意,这一次同样如此。

    祖明是坚决不同意,他认为这是杀鸡取卵。

    不仅仅祖明,其实林星同样也不赞同。

    如果仅仅只是祖明倒还罢了,但再加上林星,尤其是现在企鹅视频可以说跟林星的关系还比较的好。

    要知道《夏洛特烦恼》最终也是在企鹅视频定档独播的。

    就凭借着这些关系,企鹅视频也不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为此,这一次《士兵突击》就是常规操作在10月10号大结局。

    只不过后边是加了几更。

    没错。

    《士兵突击》并不仅仅是没有点映,相反,《士兵突击》还直接加更了。

    很多人看完大结局只觉得意犹未尽。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今天比昨天好,这就是希望。”

    “不要对没做过的事情说没意义。”

    ……

    “顶得住和顶不住是个选择题,我没选择顶不住的权利。”

    “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你惟一能做的就是迎接这些问题。”

    “我认识一个人,每做一件小事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最后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

    “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了你!”

    “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要做到”

    “饭得一口一口吃,事得一件一件办“

    ……

    很多人开始对《士兵突击》二创,尤其是不少的人把《士兵突击》里的一些经典台词全都剪辑了一些。

    就好多迷茫的人总是喜欢听一下《士兵突击》打一下鸡血。

    其实正像老钟说的,那许三多就是高诚的评价的,本来是个牛人,但天生一副熊样。

    想一下一开始高诚是多么的讨厌许三多,但是后边呢??

    后边他是真的喜欢上许三多。

    其实现实生活中成才这样的人更混的开,也正如《士兵突击》里一样,一开始大家都讨厌许三多,但是后边却都喜欢上了许三多。

    我觉得道理是一样的。

    对于许三多,老钟认为许三多是钝器。

    “许三多是被现实捶打却未曾变形的“钝器”。这个被父亲称作“龟儿子”的农村少年,带着未被世俗规训的原始生命力闯入军营。

    他的笨拙令人焦躁:分不清左右转向的队列训练、被坦克轰鸣吓出尿的狼狈、死记硬背战车参数的固执,都像是现代军营里的异类存在。但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钝”,让他成为精神纯度的检测试剂。

    在草原五班修路时,他像西西弗斯般日复一日搬运石头,用333个腹部绕杠完成精神涅槃。

    在钢七连整编后独自坚守营房半年,把条令条例背诵成安魂曲。许三多的成长轨迹如同老农垦荒,用最原始的方式开凿出精神深井,印证着“慢就是快”的生命哲学。”

    ……

    关于许三多这个总结其实很多人都是认同的。

    这么说吧,假如你是许三多,你恐怕在这其中任何一个地方就掉队了。

    不说别的,有多少人五班就直接废了呢??

    想一下多少人高中的时候都是挺勤快的,但是后边呢??

    上了大学不就是因为宿舍的人都放纵自己也变得放纵了吗??

    “成才则是属于精明和算计,这个天生神射手的早在新兵连时期就显露出与许三多截然不同的生存智慧。

    他懂得在射击场故意脱靶以藏拙,深谙调动情绪增强肌肉记忆的诀窍,更擅长在不同连队间寻找晋升通道。

    甚至他会准备好几盒烟以应对不同的人。

    总之就是属于圆滑的。

    从钢七连跳槽红三连的“背叛”,到老A选拔赛中抛弃伍六一的抉择,无不暴露其功利主义的生存逻辑。

    他所有的成绩都仿佛是精心计算的战利品,却在袁朗“好好做人”的审判中遭遇价值观雪崩。

    这个永远知道下一站在哪里的聪明人,最终在草原五班的星空下开始重构精神坐标系,完成从“枪王”到“军人”的质变。”

    ……

    许三多一直都是知道不抛弃不放弃,但成才一开始是把这话忘记了,所以他才回草原五班开始找自己的枝枝业业。

    对于老钟来说,她这属于关于《士兵突击》的最后一篇文章了。

    因为接下来不需要她发了。

    在《士兵突击》开播这十天来,老钟真的属于高强度的发剧评了。

    她和其它人不一样,其它人基本上都是会发一些视频的,但是老钟只发文字。

    这么几年了,老钟真的一直都是只发文字。

    《士兵突击》老钟一共发了30篇剧评,也就是说平均一天就发3篇。

    关键这每一篇都差不多三四千字了。

    这每天码字量简直就是惊人。

    最关键的是老钟发的这简直就是没有一个糊弄水的,全都是比较强的。

    也就是说老钟的剧评算是给《士兵突击》增加了不少的热度,而接下来《士兵突击》也直接开了研讨会。

    研讨会是一部成功的剧必须要做的。

    当然,在研讨会上也有领导们说起了数据还有关于超前点映的事情。

    “企鹅视频两度放弃超前点映的决策,标志着流媒体平台对内容生态的重新审视。

    在《扫黑狂浪》时期祖导的反对尚属孤例,而《士兵突击》中林星的加入形成创作者联盟,迫使平台方正视“内容生命周期“的价值——当剧集具有现象级传播潜力时,短期收割可能摧毁长尾效应。

    平台最终通过加更策略平衡用户黏性与商业诉求,这种“反算法“操作反而激活了用户的二次创作热情。数据显示,大结局后72小时内B站相关二创视频增长300%,验证了“延迟满足“带来的传播势能。”

    这个数据也让现场的不少人有些佩服,同时也觉得这《士兵突击》赌博算是成功了。

    接下来就是编剧、导演依次的发言了。

    当然了,免不了林星的发言。

    林星道:“《士兵突击》的现象级传播其实我认为就两点,之前我们经常说的第一要尊重市场,第二要尊重观众。

    现在的军旅题材每一年播出差不多要达到40部,但是65%陷入“特种兵+偶像化“的叙事。

    还有22%重复“训练-比武-反恐“的三幕剧结构。

    至于剩下的则是完完全全的还不如按照套路拍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看《士兵突击》剧本的时候喜欢上的原因。

    因为这个剧本是真真正正的将镜头对准普通士兵的精神。

    ……

    今天研讨会林星说的挺多的。

    一部电视剧想要成功那真的属于离不开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

    为什么林星说要尊重编剧。

    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不尊重编剧,基本上就是把编剧当叫化子打发的,甚至是把编剧就当枪手来用了。

    但是《士兵突击》不一样,祖明本来就是非常的尊敬编剧。

    这一次《士兵突击》其实拍这部祖明跟着编剧一起蹲点军营,而且整理了近百万字的采访笔记。

    一年多的时间就干这事了。

    有一说一,你说资本哪有这时间?

    他们只喜欢流水线。

    就像许三多的成功是坚持本心,但是谁又能做到呢??

    “还是那句话,最能够做出好剧是需要笨方法,但是大家都不喜欢笨方法,大家喜欢的是能够迅速的挣钱的,想着几天做个剧本,几十天拍摄完,上映就能够挣一大波钱……”

    林星这个时候说的是非常的尖锐的:“这怎么可能呢?”

    不止林星,祖明同样也表示:“我觉得林星说的挺对的,好多事情就是如此,有时候慢就是快……”

    说实话,研讨会有时候用处其实并不大。

    但既然来了,那么林星就准备说点什么。

    不过这一说就收不住车了。

    因为现在的电视剧和电影都太追求所谓的速度了。

    “我希望大家还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因为长剧确实已经快要消失了,这个时候一部《士兵突击》解决不了什么……”

    林星最后做了发言总结:“真正需要的是十部,二十部,三十部《士兵突击》才行。”

    “但说实话可能吗??”

    “我觉得不可能,别说十部了,我觉得如果能出个两部都算不错了。”

    ……

    林星这话让祖明也笑了起来:“阿星,你这说的就太乐观了,我觉得别说两部了,一年能出一部《士兵突击》这部我们长剧都算是有希望了。”

    最终研讨会算是圆满结束了。

    别管会议上大家聊什么,反正是圆满结束了。

    而林星这个时候也是在事后又接受了采访,不过相比较于研讨会上的话来说,这一次采访林星并没有说太多尖锐的话。

    因为他知道话讲一遍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