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徐申学又吹牛了:太空工厂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雨天下雨字数:7773更新时间:25/04/22 01:49:10
威酷实业的上市,这事在两年前就已经敲定下来了,后续做的就是一些上市前的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里包括深入梳理威酷实业旗下的各子公司,资产,然后做出来一份能够被投资机构认可的财务报告。
同时还要在上市之前,进一步深入和智云集团、威酷电子等大客户的关系,同时也要扩充和大米以及OV等客户之间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威酷实业作为目前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代工类企业,其客户除了智云集团以及威酷电子外,国内的不少智能终端厂商也是他们的客户。
大米,OV等智能终端厂商的代工策略,其实也是和智云、威酷电子一样,并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会同时选择好几个代工厂一起代工,避免出现问题。
哪怕是智云集团里也没有把所有订单给威酷实业,还有大量的代工订单给了比亚迪以及立讯等代工企业。
这并不是不信任威酷实业,而是为了避免意外……让企业能够拥有更加弹性的经营策略,平摊经营风险。
比如说,要是某一天威酷实业的安城生产基地,倒是倒霉遇上了天打雷劈,导致大规模停产的话,那么还有威酷实业的其他基地,还有比亚迪,立讯等代工企业的工厂继续生产。
所以也就能够看见,在智云集团的推动下,威酷实业的生产基地是遍布全国的,而不仅仅是局限在深城这个总部。
在深城、莞城、安城以及川城、江城、宁城等地方,威酷实业都拥有规模庞大的工厂,这些工厂规模都是十万人以上的超大型工厂。
而几万人规模以下的中小型工厂那就更多了。
威酷实业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四十多个的生产基地,为全球各大客户代工生产各种各样的智能终端产品,典型产品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机器人这四大类。
这是一个规模极为庞大的代工厂商。
而这样的全球第一大规模的代工厂商,其市值又如何确定?
这其实是很难的事!
首先,别看它规模大,似乎生产了数以亿计的各种智能终端产品,生产了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智能机器人,其产值非常庞大。
但是这些产品并不是属于威酷实业的,威酷实业只是进行代工而已!
比如一台智云S17手机,平均售价大概一千美元,但是这里头几乎所有的钱都是被智云集团给拿走了,还有少部分被供应链厂商给拿走了。
威酷实业只能拿走其中的零头的零头……大概是十美元左右的代工费!
整体上来说,智能手机行业里的代工费用,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之间,具体多少要看代工的技术难度以及订单的多寡。
比如S17 Max的代工费用就更高一些,而S17标准版的代工费用就稍微低一些。
同时S系列的代工订单非常庞大,所以也能够把代工费用压得更低……代工一百万台手机的代工费用,和代工一千万台甚至一亿台,其价格相差会非常大的。
这一点,同样也体现在零部件采购上,同样一种成熟的零部件,智云集团的采购价就是比其他厂商的采购价更低一些,即便如此供应链企业还更加愿意做智云集团的生意……因为智云集团的订单大啊,代工厂商同样是投资一家工厂,建设一条生产线,其他企业只下单几百万台,一千万台就没了下文……但是智云集团,能够持续下单好几亿套。
这意味着代工厂商在生产线建设投入的投资回报会更高,更稳定。
还有就是智云集团给钱痛快,绝对不会拖延账期,说是什么时候给钱就什么时候给钱……家大业大的智云集团不差你这点!
如果是创新产品,采用新技术的零部件,那么智云集团更大方……智云集团一直都在鼓励供应链厂商在研发领域里加大投入,为此对新技术,创新产品的采购上,给的价格会非常大方。
比如同样类型的零部件,成熟零部件的话市价只要一美元一套,而采用新技术的创新产品,智云集团能够给到两美元,甚至三四美元……直接溢价好几倍!
这也是智云集团供应链体系里,大量的供应链企业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一个个每年都在研发领域投入巨资的缘故。
因为只要你搞出来新东西,那么就能大赚特赚。
这也是为什么无数企业,挤破脑袋也想要进入智云供应链的原因之一,人家智云集团给钱那是真的大方!
当然,这并不是容易!
想要进入智云集团的供应链,其他先不说,首先在技术上你必须做到国内前五,国际一流的水准,要不然就无法达到智云集团的对零部件的苛刻技术要求。
此外智云集团对供应链企业还有一大堆的附属要求……比如工厂里的工人薪资待遇,工作环境,伙食水平,休息时间,环保排放等等都有着一系列的苛刻要求,做不到的企业是不可能进入智云供应链的,就算进入了后续不达标也会被踢出来。
这些年,因为这些附属要求而被踢出供应链的的企业可不少!
而威酷实业,虽然只是个代工厂,但也是智云集团里的核心供应链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鉴于威酷实业和智云集团以及威酷电子的特殊关系,这对于威酷实业提升市值也是大有好处的。
毕竟,他们都有着同一个老板:徐申学!
这意味着只要威酷实业未来在经营上不犯下巨大的战略错误,那么就能够持续稳定的获得各种代工订单。
这对于一家制造业企业而言很重要。
这也是各大战略投资者,纷纷对威酷实业有兴趣进而投资的重要原因。
为了满足上市条件,威酷实业已经在过去的一年里,陆续引入十多家战略投资者。
包括智云集团、威酷电子、OV、大米等客户企业,同样也包括了部分合作的上游企业,主要是一些制造设备供应商……威酷实业会涉及大量的专用设备,然后让合作的设备供应商进行代工制造。
一个代工厂商,其制造设备就是他们的核心命脉。
因为开放战略投资的时候,也吸引了多家主要的设备供应商进行了投资。
完成了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后,威酷实业又完成了上市前的最后一轮期权的大规模授予,授予对象除了公司高管以及核心技术人员外,还包括了大量的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技术骨干。
虽然这些人能够得到的期权数量都不算多,然而一旦威酷实业成功上市的话,他们依旧能够获得不菲的回报……这是为了长期绑定企业的管理层以及技术人员,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一起奋斗。
怎么说呢,威酷实业这种代工企业,往往是7*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尽管采取轮班的方式,但是对于一些管理层和技术骨干而言很难进行真正的轮班,有时候生产线出现问题了,哪怕正在睡觉也得第一时间起床赶往现场,外出休假也得连夜坐飞机赶回来!
想要让管理层和技术骨干心甘情愿的工作,而且是充满激情的工作,钱是必须给足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奋斗的动力:分享公司发展的红利!
因此除了常规的薪资外,给予中层管理以及技术骨干期权是必须的!
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大常态化的手段,那就是要和核心员工一起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当然,只局限于核心员工,如管理层以及技术骨干这些。
普通员工就别指望了,该干啥干啥!
反过来又可以说:如果普通员工拿着常规的工资,做好本分工作即可,人家都不给你期权激励,这意味着你不是很重要,所以别自我感动要以公司为家……
如果工资不咋滴,也没有期权激励,对方还要求你以公司为家……你就可以考虑辞职了,在这种企业干,一般没啥前途可言!
——————
威酷实业为了企业的稳定发展,进一步深入绑定经验丰富的管理层以及技术骨干,在上市前进行了大规模的股权激励计划。
新获得期权激励的人,达到了上万人之多。
这是商业史上非常少见的大规模期权激励计划……不是金额大,而是人数多!
这也是威酷实业这种超大规模的代工企业的一个特性:人多!
完成了战略投资者引入以及大规模的期权激励之后,威酷实业的上市准备工作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徐申学在视察威酷实业总部的时候,和十多名威酷实业的高级管理层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闭门会议后,最后正式批准了上市计划。
而接下来,就是需要正式和以财务投资为主的各家投资机构进行会议!
实际上威酷实业和各投资机构的接触早就开始了,很多投资机构都已经和威酷实业接触了一年多了。
这一场最终会议也是为了敲定最终市值!
徐申学在六月初亲自参与了面向各大投资者的会议
在会议里,徐申学说的话并不多,会议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由威酷实业的CEO,也就是安大于负责。
徐申学参加会议,更多的还是表现出来一种重视的姿态,哪怕威酷实业只是他旗下的一家不算太核心的代工企业,但是徐申学依旧重视!
而投资者们,要的就是这种态度!
徐申学重视,投资者们觉得徐申学也重视,这就对接下来的威酷实业的市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一天双方进行了初步接触后,第二天继续接触。
第三天,徐申学和几个大投资方的代表一起吃了个晚饭,吃饭的间隙里徐申学简单说了说他对威酷实业的未来规划。
“未来的威酷实业,将会成为我旗下各企业的各类智能终端产品,机器人产品乃至未来诸多高科技产品的核心制造基地,这一点是明确的,且不会改变的!”
“因为只有威酷实业才能够满足我对未来诸多新产品的制造能力!”
“未来的事情先不去说,且说现在,目前我旗下的半马人座空间站上负责维护的太空工业机器人,嗯,这个你们应该知道吧。”
“我们为了降低半马人座空间站的维护成本,采用了大量太空工业机器人进行日常维护的方式。”
“目前我们已经把十六台太空工业机器人送到了半马人座空间站上,这十六座太空工业机器人承担了空间站百分之八十五的日常维护任务,大幅度降低了宇航员的工作量,也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在未来,我肯定还会展开规模更大的航天探索,尝试建立更大的太空中转港口,月球基地甚至火星基地,而在太空或月球,火星上设立基地,机器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不管是用来进行生产还是维护都是属于必备设施!”
“而这些太空工业机器人,目前都是由威酷实业代工制造的!”
“而这,仅仅是我对威酷实业的未来代工业务的一个小规划!”
“更重要的是,我将会持续推动威酷实业朝着智能化制造进步,让威酷实业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领先乃至典型企业!”
“所以,威酷实业它不仅仅是现在的这种劳动密集代工厂商,更是未来全新的工业生产模式的领军者!”
“也许在未来,我甚至有可能在太空中建立一座威酷实业的工厂,直接利用机器人在太空环境或月球,火星上建立工厂,在当地就地生产各类产品!”
”想一想,拥有太空工厂的威酷实业,是不是也挺有前景的?”
徐申学的话,让几个大型投资机构的代表听了一时间都有点反应不过来……这说的还是威酷实业吗?
就算你徐申学是世界老大,全球最牛逼的科技大佬,但是说话也不能这么夸张啊!
还太空工厂……这也太扯淡了。
现在,这些人,总算是能够明白多年前,那些投资者面对徐申学时候的感觉!
当年智云集团吸引国际投资者,进行首次上市的时候,就破天荒的获得了两千亿美元的估值……当时很多人都表示无法置信,哪怕智云集团再牛逼,也不可能给出来这么大的估值啊。
尽管后来证明这些投资者的决策并没有错,然而放在当年那个环境下,能够做出来这种决策其实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是要冒着巨大的风险的。
但是,现在这些国内的投资者听了徐申学的话,确实多少有些理解当年的那些同行了……
这个徐首富啊,吹牛逼那是真的厉害!
看看……别人说的都是劳动密集代工厂,但是人家徐申学是的是什么?人家说太空工厂!
但是,这听着虽然本能觉得很荒唐,但是为什么会有一种期待,甚至心动的感觉呢?
眼前的这个男人,可从来没有失败过……一次都没有!
很多人都知道,徐申学喜欢吹牛,但是迄今为止,徐申学可都是把自己吹过的牛逼逐一给实现了。
不说实现了全部,但是也实现了一大半啊!
什么半导体,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低空经济无人机等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人家徐申学可都是挨个给实现了啊。
现在徐申学又吹出来一个新的牛,他们心中就算心里不相信,但是出于对于徐申学的基本尊重,都得给予一半以上的相信。
还是那句话,徐申学从来没有失败过!
而这个世界,对于持续成功者总是非常宽容的!
在徐申学遭到极大失败之前,资本将会对他保持百分百的信心!
这一次的晚饭结束后,数天后,威酷实业和各大投资者进行了新一轮的会谈。
这一次的会谈很顺利,各大投资者和威酷实业达成了估值上的一致意见。
威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会以五千亿元左右市值登陆国内股票市场,国内七家大规模的投行、券商将会联合承担威酷实业的上市承销工作。
预计发行百分之十五的公开股,募集七百五十亿元。
募集来的这些资金,主要将会用于智能制造技术以及设备的研发以及应用、智能制造技术的升级以及新投资、智能制造产能的扩建、智能制造网络平台的研发以及建设、前沿制造技术的理论以及应用的研发。
这四大领域的新投资,将会是规模非常庞大的,并且对未来对威酷实业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这是威酷实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代工厂,朝着高科技制造工厂转变的道路!
如智能制造网络平台,这个按照威酷实业方面的详细解释就是,构建工厂和工厂,机器和机器,机器人和无人工厂之间的全自动制造系统……
一旦完成这个系统,威酷实业旗下的各工厂将会连成一体,各生产基地,各工厂乃至到其中的某一个自动化设备,都会接入这一套智能制造网络平台,实现高效的统一化生产。
为了做到这一点,威酷实现需要构架一个巨大的工业网络,配套的云计算以及算力中心。
这些东西,对于当下的制造业而言,光是听几个名词就觉得各种高大上……而实际上也的确很高大上。
在威酷实业之前,可没人会想着把代工厂这么玩……
代工厂嘛,在很多人眼里都是没啥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产业,但是人家威酷实业,偏偏要把这种劳动密集产业做成高科技模式。
还有个前沿制造技术的理论以及应用研发,这里头威酷实业也举了例子:月球/火星无人全自动化工厂!
按照威酷实业的设想,未来随着航天业进一步发展,人类在月球或火星建设基地的时候,是不可能所有物资都从地球运输过去的,必须要在当地具备自我造血的生产能力。
而没有什么比机器人为核心的无人全自动化工厂更适合了!
一旦这种无人全自动工厂在月球或火星上建成并开动起来,那么当地就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各类设备以及原材料,最后让基地实现自我快速扩张!
这些东西,光是听起来就觉得非常的科幻!
但是考虑到人家徐申学都搞了商业空间站,南门航天那边还规划了所谓的太空港、月球基地以及火星基地计划……最为徐申学旗下的承担了主要制造任务的威酷实业,提出来太空工厂计划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管外人怎么看,威酷实业都是正式对外公布了上市计划,并开始了路演,为九月份的正式上市做最后的冲刺!
后续的这些工作,徐申学自然是不会继续参与,他已经把大方向给敲定下来了,也和各主要投资者沟通过了,接下来按部就班就行了。
后续威酷实业正式上市后,市值能够有多少,就要看后续投资者们的选择了。
但是从国内股市对高科技巨头企业的渴望来看,威酷实业的市值应该会比较客观,其市盈率甚至都有希望突破二十倍呢。
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威酷实业真的会变得那么赚钱……而是和国内股票市场的特殊性有关。
国内的股票市场很特殊的……常规的股票投资策略在这个市场里几乎会彻底失效,什么价值投资之类的统统都是废话!
因为这个市场充斥着大量对金融一无所知的散户股民们……根本没人和你玩什么价值投资,玩的都是情绪投资:追涨杀跌!
不像是很多成熟的股票市场那样,市场里都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机构之间相互博弈厮杀,而国内股票市场是机构和散户厮杀,不,是机构对散户的单方面屠杀!
有句话说的好:不要用自己的业余挑战别人的职业!
很多人看了几本金融方面的书,或听信了一些所谓的内容消息,专家的投资建议后,就傻乎乎的进入市场,最后要么割肉离场要么血本无归!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垃圾企业喜欢在国内上市的原因:韭菜实在太多,不割一把都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而这样的市场里,优质企业的股价也有可能一夜暴跌,垃圾企业的股票也有可能一夜暴涨。
也挺有意思的!
威酷实业在这种大环境下,依靠徐申学的名望,再加上威酷实业的全球第一的名头,很有可能获得远超正常的市值!
而这些,徐申学其实也不太关心了!
威酷实业的上市,一方面是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用于自身后续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向国内投资者分享发展红利……吃独食是走不远的!
做企业,单打独斗是没前途的,得拉着一群人一起干,形成利益联盟才能够走的长远。
所以徐申学不仅仅要把威酷实业上市,后续还会把海蓝汽车以及益海科技也进行上市呢。
同时也准备在智云集团里剥离若干子公司,然后单独在国内进行上市……目标都选好了,那就是智云微电子!
后续智云微电子还需要进行规模非常庞大的后续投资,以进军未来的等效五纳米,等效三纳米,等效两纳米甚至更先进的制程工艺,发展更先进的封装工艺。
而这些可都是庞大无比的投资,未来等效三纳米工艺的工厂动不动就是两三百亿美元的巨额投资!
智云集团虽然家大业大也很难单独支撑啊!
不是支撑不起,而是智云集团也有其他大量业务需要投资,不可能把钱都用来支撑智云微电子,都拿钱拿来建造半导体工厂了,智云集团的其他业务还要不要搞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韭菜们……不,投资者们的钱来投资发展。
反正这些人的钱不是被金融机构收割,就是被房地产吞噬,还不如从他们手里拿过来建造半导体工厂呢。
当然,对外界的说法就是共同发展,分享企业发展红利!
而国内,也有足够庞大的资金量容得下这种巨额融资!
国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量其实很大的,只是绝大部分资金都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方式。
比如股市吧,国内股市上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垃圾股,真正的优质企业其实没几家,在这种市场里购买股票,就跟屎里淘金一样,又难又恶心!
要不然威酷电子以及威酷实业的上市,也不会受到如此激烈的欢迎了……实在是好企业难寻啊!
现在,徐申学就是要给国内的庞大无比,但是却缺乏投资渠道的资金一条全新的投资道路:别瞎折腾了,来投资我的企业吧!
而徐申学旗下的这些企业,也有充足的实力能够吸纳足够庞大的资金量!
仅仅是一家智云集团,其市值就达到十四万亿的体量,而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今年预计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量,大概也就六万多亿而已,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庞大。
夸张点说,一家智云集团的市值能够包下全国房地产市场至少两年!
如果国内的股市足够强势,哪怕一年从国内金融市场里多吸纳几千亿的资金量,杠杆效应下就会起到巨大的作用,进而导致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火热现象降温,进入一个平稳过渡的局面。
同时这些新吸纳的资金还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不错回报,此外更重要的是这些投入股市上的钱又能投入到实体经济刺激经济增长的话,那么就能够平衡房地产降温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
也别觉得徐申学只是一个商人,这些宏观数据和他没啥关系,实际上关系大着呢!
毕竟徐申学的企业,都是扎根于国内工业体系以及消费市场上的。
国内的市场对徐申学旗下的各企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人人欠一大堆的房贷,他们哪来的钱购买智云手机?购买智能机器人?购买海蓝汽车?
如果人们不涨工资,他们哪来的钱消费各种互联网服务?益海科技怎么获得营收和利润发展?
人们没钱没有消费,徐申学旗下的企业还怎么发展?
所以国内的消费能力如何,是和徐申学旗下的企业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