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一人之力!(求月票!!!)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十五合字数:2172更新时间:25/04/22 00:52:00
    虽然今年的华国科学院院士落选,但是能够被受邀成为帝国科学院院士,宁大也是发了个巨大的横幅在官网上特殊的报道了这件事情。

    毕竟,这件事情的荣誉实在是太大了。

    几乎是不能让他们无动于衷的那种。

    可以说,他们这边,正儿八经的帝国科学院院士,是聘请不到的,那种级别的水准,几乎都是世界顶尖了。

    华国确实是有两位,在帝国科学院作为外籍院士的,但,那两位现在几乎都定居国外,只能说是有华国国籍而已,据说,其中一位要回国,京华大学的校长,甚至都亲自上门,想要把人拉过来。

    毕竟,这种举世瞩目的科学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如今,一位,活的,正儿八经的华国国籍的,还是二十五岁的,帝国科学院院士。

    他们觉得,再怎么大张旗鼓都不为过。

    甚至,还调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

    杨校长虽然不觉得帝国科学院,能过比华国的两院院士水平要强,但。

    这个年头,就是物以稀为贵,并且,海外归来的名校博士,肯定是要比土博贵重的年代里面,这个身份代表的意义,可能就不言而喻了。

    这就是唯一!

    而且,出现在宁大!

    周越没有多想,该做什么依旧是做什么。

    但,周越手底下的那些硕博,看到这则消息,都纷纷坐不住了。

    “卧槽,越哥这么猛?二十五岁的院士?而且还是国外的科学团体的院士?”

    “明年国内的院士也评上的话,那岂不是说,在学术界,完全可以横着走了。”

    “已经在横着走了好吧,我要发个朋友圈,就说,恭喜越哥当选欧洲帝国科学院院士。”

    “什么叫当选啊,这是别人邀请加入的好吧,甚至还要看越哥脸色,不同意的话,完全可以拒绝的。”

    “是啊,越哥真猛!”

    “.”

    至少在宁省内部,几乎是直接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去。

    以及科研圈的内部,各大博主也是第一时间关注,并且发布。

    邓远航也是目光有些瞪大,“卧槽,周老师这么猛?今年该不会要评个什么亚洲前三十的青年人物了吧?”

    “周老师这种把学术做到顶尖的,倒是拿到多少荣誉都不过分啊!”

    邓远航也只能是感叹了。

    周老师简直就是bug一样的存在好不好?

    直接一个人压倒整个建筑学界?

    他也发了一个喜报。

    毕竟这对于整个国家层面来讲,都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荣誉,毕竟能够获得这种殊荣的人真的不多,即便是真的获得了,也未必就能够真的有机会回国。

    人家可能就直接在国外定居了,根本没有什么回国的必要啊,他们这种人名声已经赚够了,学术也已经做到顶尖了,无论是在哪里可能都会过得不错。

    但是周老师不一样啊,周老师只会在这几个大学继续的教书,甚至说现在教的建筑学还自己带学生。

    自己带学生也就罢了,每天要忙的东西还一大堆,这样的劳模级别的学者可能真的不多见了,尤其是把学问做到这种地步,然后还能够这么勤恳的学者。

    不能说是不多吧,至少在国内还是少见的。

    一些大牛,他们每天要忙的东西也就是课题和一些组会,然后到处喝酒,至于说其他的人,可能就没有那么热衷了,至于说去现场自己教课,那样的大佬是真的不多见。

    周老师这样还能够站在讲台上,甚至几乎每天都站在讲台上,给这些学生去进行教书。

    看起来周老师是真的热爱建筑学,并且想要把整个建筑学建设的更好。

    从学术角度出发,周老师对于学术,似乎是有着很深的热忱。

    “卧槽,真的假的?”

    刚发出去就有人发出了惊叹。

    “帝国科学院的院士,那岂不是相当于学术顶尖了?在金字塔的最顶点了?”

    “我在国外的导师是帝国科学院的院士,一封介绍信,几乎是让国内全开绿灯并且成功入职平州大学,这种级别的影响力简直是不可想象。”

    “是啊,周老师能够被特别邀请,实在是强的有些过分了。”

    “事实上帝国科学院能够破格邀请,还是因为周老师把两个期刊带到了不属于它的地位上,上次我看到两大期刊成功晋升超一流之后,就这么想的,但想不到他们还真的能够邀请周老师,周老师这边居然还答应了。”

    “答应不是很正常的?这只是一个头衔而已,而且有了这个头衔好办事啊,不可否认,至少国内的一些高校,对于这种头衔的认可程度,要比国内的院士还要更加的热衷。”

    “是啊,海归博士似乎永远比土博高了一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带起来的风气,明明我们这边的教学质量,甚至说期刊水平已经不逊色于国外了,而且,周老师那边甚至把两个期刊抬到了超一流的水准。”

    “这就证明国内的学术水平已经完全不差了。”

    “……”

    想到这里,他们就有些沉默了。

    他们能够举出来的例子仍然是周越。

    可能也只有周老师这样的猛人,能够以一己之力把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匪夷所思的程度。

    至于说其他行业里面,依旧是要稍稍落后一些的。

    依旧是要追赶西方国家的脚步。

    似乎很可悲,但是,周越在,似乎一切都有救了一样,至少能够让他们看到希望,能够让他们看到,似乎也有人能够把在某个领域之内做到碾压世界的地步。

    那两大超一流的期刊就是最好的见证了。

    一个周老师如此,如果有源源不断的周老师涌现出来呢?

    他们不敢想,但是似乎也有了一些盼头。

    晚上。

    周越接到了老妈打来的电话。

    “我们都听说了,听说你评上院士了?”

    老妈很热情,能够从声音听出来,电话的那头肯定也在眉开眼笑。

    周越本想告诉她是外国的院士,但想了想,外国的院士也是院士啊,既然老妈这么以为,那就让她这么以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