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超一流行列!(求月票!!!)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十五合字数:2206更新时间:25/04/22 00:52:00
很快。
一则消息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经过好几个科学院的评选,他们一致的推选出来一批期刊的评级。
周越手底下的两个期刊。
一个是华国建筑学学报,一个是建筑京华。
这两个期刊成功入选超一流的行列!
成为继前六个期刊之后,后续入选的超一流期刊,现在是八大期刊!
这一个消息几乎是让华国所有的科研圈高层震动。
“周老师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把两个期刊抬进了超一流的行列?甚至把宁大的建筑学期刊,也抬进了一流的期刊行列?”
“太猛了吧!我前两天刚给这个期刊投稿,现在有点怕了怎么说?”
“超一流期刊啊,几乎是仅次于那几个世界超一流的存在。”
“但是那几个世界超一流期刊不是我们建筑行业的啊!可以说这两个期刊成功进入建筑行业的天花板了!”
“权威,太权威了!”
“周老师这种猛人简直是不要太强,这可能还是我们这边的期刊第一次入选某行业的超一流吧?”
“是啊,是我们自己打造的期刊,而且一次就是两个!”
“……”
众人几乎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这种级别的期刊本来就不好去发展,综合评定是靠各种的影响因子来决定的,现在能够入选超一流行列,就证明他们两大期刊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这个行业的顶尖!
而且,其实一般行业的超一流期刊,也就是两三个左右。
建筑学的期刊能够有六个,已经算是很多建筑学的分支了,每一个的侧重点不同,但是现在这两个新加入的期刊,并不是那种单一专业的。
是建筑学的总体研究。
这就太猛了!
而且他们华国在科技上本来就有些落后,即便是在科研上面并不落后很多,而且一直在追赶着顶尖的脚步,但落后就是落后,这几乎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
超一流期刊他们这边别说没有,就连想也不敢想啊!
各个行业他们虽然说都在努力的追赶,却也没有达到顶层,国内的期刊基本上都是在国内进行评选的,拿到世界上面根本不够看。
能够进入世界一流,已经算是很努力的结果了,建筑学院方面甚至有些突出,但也仅仅是世界一流期刊。
所以啊,现在能够有两大期刊入选,可见这个行业已经完全接纳了这两大期刊的影响力,影响力足够达到世界级别!
而这一切。
只是因为他们的主编换了一个人而已。
“这就是周老师的水平啊!”
曹教授也在不断的感叹着,他深深的知道,周老师足够给这个建筑行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其实建筑行业做到顶尖的人也没有那么多,梁教授之前就是这个期刊的主编,但是,梁教授也并没有能力把这个期刊抬到超一流的行列。
不是说水平不行,而是没有新的思路,没有那么多的世界级影响力的项目。
此前梁教授作为主编的时候,勤勤恳恳的收录的那些论文,缓慢的发展着,虽然说进展不大,但确实是在不断的发展。
如果按照这个发展进度持续下去的话,可能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里面,能够跻身超一流。
但是周老师不一样啊。
直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基本上一些老套的灌水的创新点都不要了。
只要新的东西,而且新的东西无论你做的是怎么的烂,周老师这边都能够给你进行完善,手把手的教你写论文,甚至说把你的论文批改意见做的比你的正文还要多。
这谁顶得住啊?
这基本上就相当于周老师一个人在这个期刊上发论文了。
一点不夸张!
一个人直接把两大期刊抬到了超一流的水平。
那这个主编的水平究竟有多高?
至于说一旁的林教授也只能是沉默了。
“他就不是人啊!”
这个期刊上面的论文几乎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说达到这样的影响力,什么行业热点,什么学术空白,上面基本上都存在。
至于说那些创新点的论文,几乎就更多了。
你可以灵机一动的想出十个创新点子,甚至说把这些点子写成半成品的论文发过去之后,周老师都会在之后进行观看和批阅。
只要是你这个东西确实是可行的,那么无论你的点子有多么离谱,周老师都能够把你的东西做成看起来很合理的样子。
甚至说直接把这种东西给你做出来!
至于说一些理论,一些力学上的东西,那就更加的权威了。
他们都不知道周老师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仿佛只要是建筑学相关,无论是各种东西,可能一般的学者都看不懂,毕竟建筑学各个专业之间也是有门槛的,隔行如隔山啊。
但是在他这里根本不存在的。
什么隔行如隔山,那只是没有过来找他而已。
“和周老师比起来,梁教授还是太保守了。”
“你不是也做过一段时间这个期刊的主编吗,怎么,现在承认自己老了是吧?”林教授也是轻轻的感叹了一下。
“确实啊,和这种怪物比起来,那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曹教授看着这个评选名单。
“其实这前六个超一流期刊里面,有些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完全可以直接取代。”
“只不过他们的人脉比较牢固罢了,而且,评选这种机构,也都是他们把持。”
“但是下一次,至少也要缩减一点,可能还是六个。”
“现在就是八大超一流期刊了,如果是外行看见的话,还以为建筑学院正在空前繁荣呢。”
“建筑学确实是短暂的繁荣了。”林教授也是感叹了一下,“毕竟周老师给这个学术界带来了太多的活力。”
“不过据说他现在不务正业了,居然跟那群文科教授混在一起,这一点,倒是让我们很伤心啊。”
“这件事我也听说了,他好像要编什么字典?搞不懂,而且还申请了国家级别的基金支持。”
“年轻人真是爱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