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五十年代军嫂(4)
类别:
女生频道
作者:
雪花霜叶字数:2994更新时间:25/04/29 23:14:34
顾七七理解这代人赚钱的辛苦。
因为他们赚钱难,攒钱更难,把钱看得比什么都重。
再勤劳都没有办法,没啥赚钱道儿。
原主才嫁过来多久?
李叔更心疼从小看着长大的陈端无可厚非。
村长自己的儿子也是驻边军人,可能也是想到了自家儿子的辛苦。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壮壮的出生,以后花钱的地方只多不少。
李叔心疼孩子可以理解。
看样子李婶昨天晚上和村长说了她要盖砖房的计划。
如果她的砖房盖成了,真就成村里头几份了。
她也不想张扬,可真受不了那苦,按村长的意思再盖一个土房有什么意思。
知道顾七七真有钱了,村长也放下心,答应的就极为痛快。
“行,其它事情我来办,咱们屯子没有砖瓦厂,还得去胜利屯买,得用牛车拉回来。
大梁好说,我家这几根你先拿去用,到时候我再去林子里砍就行。
不是随便砍伐,每个村屯都有指标。
村长比谁都清楚,不用顾七七操心。
“窗户套那些就让你冯大爷给你打就行,家具他家也有现成的,用料、做工都没得说。”
这些事他最熟,安排起来得心应手。
顾七七不太懂,但是听话。
“叔,都听你的,院墙就用石头垒吧,这两年我陆陆续续在后院攒了不少。”
李叔也没觉着意外。
这年头,一根柴禾棍都是好东西。
但凡不是极懒的懒婆娘都知道往自家划拉东西。
“行,砖不好买,再说不便宜,能用石头最好。七七啊,你真是个好孩子,那石头那么沉,得费多少工夫啊。”
顾七七假装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李叔过奖了,我就是用小石滚垫在大石底下,一块块滚的,费不了太大力气。”
谎话张口就说,一点负担都没有。
顾七七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她是不是天生的撒谎精。
没办法,自打有了系统,这个技能好像就被点亮了,无师自通,越发精益。
“还是年轻人有想法,行,主料差不多了。水泥和玻璃更不好买,尽量吧,实在买不到还用三合土和吧。”
“行,都听叔的。”
说着,从口袋里先掏了30块钱递给李叔。
“李叔,我不知道要多少钱,这些钱你先拿着买料,不够我再送来。”
李叔也不客气,接过钱,数了数就揣进口袋。
“叔?能给我开一封介绍信吗?”
“你要干啥?”村长好奇。
“我想去县里给陈端发一封电报。”
李叔也没问发电报干啥,想来也跟盖房有关就没细问。
“行,跟我去村部吧。”
顾七七跟着村长去了村部,一路溜溜达达顺便参观一下村子布局。
拿着介绍信,抱着壮壮回到家,她才有空仔细看了看传闻中的介绍信。
和网文说的完全不一样,那些说自己偷偷拿几张空白信纸,用萝卜抠个章就盖的纯属扯淡。
介绍信这个东西是跟苏联人学的,主要就是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到处流窜作案的手段。
而且这个不法分子可是包含非常多种类的。
总之就是为了方便管理。
介绍信都不算大张,左边是存根,右边大部分是介绍信的正文内容,而且要注明姓名、性别、年龄、出身、政治面貌、日期,出行目的地,出行原因,还有介绍信号码。
是的,介绍信有编码,每张号码都不一样,你说你偷几张就能用了?
而且存根和正文是一样内容,公章是两边各盖一个,其中一个章就是‘骑缝章’,另外一个章一般盖在正文下方。
这个时代人的都特别警惕,如果哪里来了一个陌生人,都要查问。
你要是没有介绍信,那是真有可能被当成盲流或是特务的。
无论去哪里,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
而且村里只能开去县城的介绍信,你想去省城得去县城开介绍信,你想去京城得去省城开介绍信。
反正,村长是开不出去京城的介绍信。
这个时期,虽然北境铁路网十分发达,有直达京都的火车。
可还是要提前开好介绍信才能买票,才能坐上火车出远门。
总之就是行政级别得达标,才能开出对应级别的介绍信。
顾七七打算先卖一根人参。
不然再等一个来月,人民公社成立,村长就只能开到公社的介绍信,想去县城就得去公社开介绍信才行。
一层层跟套娃似的。
顾七七还是先把孩子喂饱,收拾好后放到邻居张奶奶家。
是的,即使住在山脚下她家也是有邻居的。
只不过这邻居离的有点远,距离五百米是有的,不然,当初二赖子怎么敢来奸杀原主。
这次出行她想伪装一下,虽然她的体型有点庞大,伪装效果大打折扣。
可一个月后她就能瘦下来不少,怎么也比不伪装要强。
擦了一层粉,皮肤一下子就暗沉了几个度,整个人显得十分憔悴,看着老了十几岁。
行,再也不出挑了。
家里也没一辆自行车,她空间里倒是有,可也不敢青天白日的在路上骑。
受点罪,走了一个小时也到了。
顾七七也知道去京城卖人参肯定能卖个好价格,可她是因为远不想去吗?
还好,现在县里还有很多药材收购处。
毕竟是小兴安岭呀。
她还看到不少收山货的,木耳、蘑菇、榛子都不老少。
顾七七走了几家药材收购处对比着,打算挑一家给价最高的卖一根百年人参。
因为她空间的人参没有低于百年的。
结果,刚转了一个弯,一个男人拦住了她。
“大姐?方便借一步说话吗?”男人声音压的很低,语气有些急,眼神还时不时警惕的瞄向四周。
顾七七大概猜到了,也不怕,随着男人走到了一棵大杨树后。
“什么事?”
“大姐,我知道你手里有人参,我家里人急用,能不能卖给我?我多给你钱?”
顾七七看着小伙子焦急的模样知道他确实是真心买,而且看谈吐像是京城人。
“你能出多少钱?”
男人也直言不讳。
“大姐,说实话,我已经跟了你两个药材店了,重量和品质我也跟着瞄过,我出4200元怎么样?”
顾七七刚才走了一圈,给的最高价也只有3400元。
她的参可不止一百年整,虽然卖的这颗是空间里最小的。
“你不怕我们合起伙来骗你?”顾七七纯好奇。
小伙子却笑了,露了一口大白牙。
“我可是中医世家出来的,连真假野人参都看不出来,不是白活了。”
顾七七这才恍然大悟,行家呀。
“而且,我看你的参炮制的非常专业,品相很好。”
顾七七赞成的点头,都是太医炮制的能不专业吗。
“行,看你这么着急的份上,4500卖给你吧!不过你带钱了吗?”
年轻人偷偷舒了一口气,这个价格没超出他的心里预期,人参年份涨一年或是重量多一克,价格都会高出不少。
于是,十分真诚的道:“谢谢,钱一直带在身上的,我可不是一个人出来的,只不过我看着这片药材收购站而已。”
说着就从军挎包里拿出一卷报纸包数了数递给顾七七。
顾七七接过又细细数了一遍。
然后把人参递给小年轻。
不过她并不急着走:“你再仔细看看。”
小年轻也没有不好意思,而是正了正神色,细细的观察起来。
片刻后:“没错,谢谢大姐愿意割爱,如果再有品相这么好的药材我也收,价格保证最高,大姐可以到县里照相馆留话。”
顾七七没打算再卖,只是点点头,转头就走。
她得去大采购。
马上就要成立公社了,以后来县里更不方便。
能囤的就囤点吧,特别是一些不需要票的。
先到银行换些新钱,留二十套纪念一下就够了。
是的,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
赖于北境这个时期的工业发展,她们县城是有分行的。
又去了一趟邮局给陈端发了一封电报:已生子,就三个字。
然后就买了一个大背蒌开始大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