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太极剑法》
类别:
武侠仙侠
作者:
红尘红尘客字数:3313更新时间:25/04/21 10:52:58
天隽峰后山。
此前沈平安几人居住的别院外。
不同于此前的黑暗寂寥。
伴随着一盏盏烛光明亮的灯笼悬挂,这别院内也变得灯火通明。
张三丰与沈平安相对而坐。
作为武当代掌门的宋远桥,此刻却是候在一边为两人斟茶。
一旁的莫声谷和张松溪此时依旧怒意难消。
“亏我们以往这么尊敬木道人,没想到竟然吃里扒外联合外人谋害师父。”
“师父原本只是担心武当诸多事宜会拖累他的修炼进度,没曾想竟是激起他的狼子野心,好在阴差阳错下,师父未将代掌门之位交予他。”
听着二人的话,宋远桥转过头呵斥道:“行了,人已经死了,你们何必继续揪着不放?”
到底是大师兄,有宋远桥开口,莫声谷以及张松溪立刻安静了下来。
对此,宋远桥叹了口气道:“可惜与木道人合谋的两人都服毒自尽,也不知道两人背后是谁?”
将手中的茶杯放下后,张三丰缓缓开口道:“人虽死,却非无迹可寻,小友觉得呢?”
知道张三丰话中所指,沈平安轻轻笑了笑道:“确实,目标太过于明显,多少也能猜出来一些。”
宋远桥忍不住询问:“师父,你与沈公子,难道还发现了什么?”
张三丰抬头,看了一眼宋远桥以及旁边另外两名弟子。
见三人都是一脸的疑惑,张三丰不由叹了口气。
“有些时候,确实不得不承认“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句话是话糙理不糙。”
“今日之事,事事皆在小友预料之中,可老道这几名弟子,却依旧糊涂,有小友这样的天骄,老道也忍不住羡慕沈家啊!”
闻言,沈平安轻笑:“晚辈也不过是有心算无心,当不得张真人如此赞誉。”
张三丰摇了摇头,只当沈平安谦和。
随后,张三丰看着宋远桥几人道:“数百年前,诸国皆有规定,凡各国天人境武者,皆不允在其他国家动武。”
“对方让武当宣布大元国的魔宗蒙赤行以及国师八师巴夜袭武当,无疑是昭告天下,大元国的人破坏了这一条规定。”
“对方让老道这样做,显然是想要借着老道的手挑起大元国和大明国的武者对立,甚至挑起两国的战争。”
宋远桥不解道:“虽说有天人境不可前往他国动手的约定,但说到底也只是武者之间的厮杀,应该不至于掀起两国的战斗吧?”
张三丰摇头道:“若只是涉及到八师巴和蒙赤行,确实不至于,最多就是武当派和老道受到大明国朝廷的追责。”
“关键在于对方的第二个条件。”
“而思汉飞作为大元国皇室的高手,身份特殊,也是现在大元国镇守边关,防止他国天人境进入大元国的天人境高手。”
“若老道真的对思汉飞动手,事后大元国朝廷势必不会置之不理。”
“稍不合适,让大元国和大明国这百年来的和平一举崩塌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说完,张三丰看向沈平安道:“小友觉得老道这番推测可对?”
沈平安声音如春风拂面道:“张真人心思玲珑,晚辈佩服。”
然而,面对沈平安的恭维,张三丰却是摇了摇头:“若真是心思玲珑,老道又岂会连主导这一切的真凶都猜不出?不知道小友可有设想?”
沈平安沉吟了片刻后缓缓开口:“当今五国,虽说五国并立,论整体国力,以大秦国为最,其后便是大明国与大隋国,大元国和大宋国次之。”
“这一次事情涉及到的是大明国与大元国,既是被当作棋子,自然不是棋手。”
“而大隋国随着去年杨广之死,整个大隋国内群雄并起,门阀逐鹿,尚且自顾不暇,更别谈谋划他国。”
“剩下可供猜想的,无非是大秦国与大宋国两个选项。”
宋远桥面露思索道:“大宋国居中,这些年来朝廷更是积弱,每年都需要提供大量岁币给其他四国,换取安稳,可以说国力在五国内垫底。”
“若非是因为环境恰好居中,一旦动手,担心被他国趁虚而入,只怕其他诸国也早就忍不住对大宋国动手。”
“以大宋国现在的情况,应该也没有胆子谋划其他诸国才对。”
“而大秦国中,秦国刚刚覆灭六国,国内尚且还有诸子百家以及六国余孽反抗,暗潮汹涌。”
“但据说那秦皇嬴政心气奇高,手底下更是高手辈出,难道说是秦国所为?”
沈平安没有回答宋远桥这个问题。
只因为这一点,沈平安也无法肯定。
大宋国式微积弱不假,但不代表大宋国弱到随意可欺的地步。
毕竟大宋国居于其他四国中间,论商业繁华,其他四国都难以与其相比。
每年单单收集的商税,都足以让其他四国眼红不已。
谁敢保证不会产生将水搅浑,顺势摸鱼的想法?
至于大秦国,更是野心勃勃。
难保没有真的一统天下的心思。
对此,沈平安摇头道:“不管对方背后所属是什么势力,但既然想要浑水摸鱼,就只能够隐藏身份。”
“而且对方出动的人,也并没有天人境的高手,这一点也看得出对方还在遵守五国的规则。”
“接下来张真人这边只需小心一些,短时间内应该无恙。”
闻言,张三丰点了点头道:“小友说的不错。”
身在江湖,难免会被卷入一些阴谋算计之中。
哪怕是武当派,依旧难以免俗。
毕竟张三丰虽然强,但还不至于强到举世无敌,让天下无人敢打武当主意的程度。
随后,张三丰话语一转道:“这一次,若非小友相助,别说武当派,即便是老道,只怕也只能被卷入他国的博弈算计之中。”
沈平安语气温和道:“帮人如帮己,这一次对方虽冲着武当而来,但晚辈也在不经意间被卷入,自是不会袖手旁观。”
张三丰含笑道:“看样子,改日老道倒是得上门感谢沈家的家主,若非将青峰送到武当,也不会机缘巧合,让小友走这一趟,化我武当之危。”
沈平安笑道:“张真人若愿来沈家做客,沈家自是欢迎。”
彼此闲聊了几句后,张三丰看着对面的沈平安,再看了看一旁的燕十三。
沉吟几息后,张三丰心中似有了决断,旋即站起身来。
待到向一旁走了数步后,张三丰忽然抬手。
下一瞬,张松溪手中剑鞘的长剑顿时被一股玄妙的力道扯出落于张三丰的手中。
略微平复呼吸后,张三丰步伐轻抬,手中长剑亦是随之轻扬。
身似老松,剑如柔风。
随着一招招的剑法自张三丰用出,张三丰的声音亦是在真气传音下传入凉亭内的沈平安耳中。
“太极者,无极生,动亦之机,阴阳之母,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亦皆及神鸣”
看着正在演练《太极剑法》时同样将心法口诀徐徐吐出的张三丰,沈平安以及燕十三如何不知此时张三丰的举动。
赫然是想要将《太极剑法》传授给他与燕十三。
若是换了其他的武学,别说沈平安,即便是燕十三,或许都会不屑一顾。
可现在传授武学之人的是张三丰。
并且所传授的武学还是作为天阶上品的《太极剑法》。
哪怕是燕十三在犹豫了片刻后,都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静心凝神观看了起来。
片刻后,一道系统提示信息骤然自沈平安身前弹出。
【叮,检测到天阶上品武学《太极剑法》,是否学习?】
看着面前的提示信息,略微思索一下后,沈平安心中一动。
“学习”。
就在念头落下的瞬间,系统的提示信息再一次自沈平安的脑海之中浮现。
【叮,检测到宿主悟性达到“万里挑一”级别,《太极剑法》自动提升至“登堂入室”层次】。
系统提示落下的瞬间,一道道讯息蓦然自沈平安的脑中浮现。
而沈平安的意识,亦是再次被拉入到了那云雾弥漫的山巅上。
伴随着沈平安意识内置身于云海之中人影扬剑而动,沈平安自身对于《太极剑法》的领悟亦是不断的加深。
直至沈平安自身对《太极剑法》的掌握已经达到了“登堂入室”的层次,沈平安的意识才自动回归到体内。
可随着对于《太极剑法》的理解达到了“登堂入室”的层次,沈平安却并未急着睁开眼睛。
固然,以今时今日沈平安剑道第三境人剑合一的剑道修为,确实要胜过张三丰。
但论及武学见识以及武学造诣,比起张三丰而言却是天差地别。
而《太极剑法》是张三丰由《太极拳》转变而来。
剑法之中同样蕴含了以柔克刚、静中求动、动中求静等特性。
又具备阴阳共济之理。
这些特性和蕴含的武道真意,即便是在剑道之中,都颇为独特。
现在的沈平安虽剑道修为高深,但在武学的见识上,实则甚至比起宋远桥或张松溪这些武当的二代弟子而言,都要逊色不少。
这也是为何以沈平安的悟性以及剑道造诣,都并未主动去创造一门武学的原因。
非是不愿,而是武学方面的积累不够。
对于现在的沈平安而言,正是需要集各家之长的时候。
这也是为何沈平安在发现张三丰想要传授他《太极剑法》的时候并未出言拒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