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支援刘备,这是一个忠厚人!(求订阅!)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字数:3563更新时间:25/04/21 02:21:50
    鲁肃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自己的来意。

    刘表思虑半晌,旋即一捋胡须,笑道:

    “刘玄德,吾弟也!”

    “久欲相会而不可得,今肯惠顾,实为幸甚。”

    “今日同宗有难,预购战船,表自无袖手旁观之理。”

    “我荆州有战舰上千,公可择选三百艘。”

    刘表大手一挥,直接卖给了鲁肃三百艘战船。

    鲁肃大喜过望,正欲躬身言谢。

    忽有一人出列,出声阻止道:

    “使君不可!”

    众人视之,乃襄阳本地豪族出身,时任镇南将军军师的蔡瑁。

    “如今天下大乱,豪杰并争,群雄相持。”

    “我荆州亦无可能置身于外,荆州水师乃我荆州之倚仗。”

    “将战船卖与他人,无异于置婴儿于股掌,绝其哺乳,立即饿死。”

    “荆州之重,在于使君一人耳。”

    “我荆州拥十万之众,倒不如安坐而观望。”

    “待天下有变,然后可图。”

    “资助徐州一事,恳请使君三思!”

    话落,堂内的气氛立时变得严肃起来。

    刘表变幻了几个神情,并未着急回复蔡瑁。

    虽然曹操曾评价刘表是有名无实,演义里的他似乎也是个忠厚长者。

    但历史上真实的刘表却是一个单骑入荆州的狠人。

    董卓把刘表派往荆州,又不给他兵马,本意是不想背上杀名士的骂名,所以假他人之手杀死刘表。

    而刘表开局一人一马,到荆州却要面临三个难关。

    一是世家大族互相勾连,荆州大权旁落。

    二是地方宗贼各处作乱,荆州内部混乱不堪。

    三是天下群雄跃跃欲试,随时可能并吞荆州。

    而刘表却只用了一年时间,便收服豪强,扫清乱贼,击杀孙坚。

    这也算是刘表人生中最巅峰高光的时刻了。

    而刘表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与他联络本地豪强脱不开关系。

    除了南郡的蒯氏望族之外,另外一支便是襄阳本地望族蔡氏了。

    这两个家族在荆州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力量与话语权。

    所以当蔡瑁提出反对意见时,刘表甚至都不好乾纲独断。

    但刘表为官多年,早已深谙借力打力之道。

    面对蔡瑁的反对,刘表只给了一旁的蒯越一个眼神。

    蒯越心领神会,当即出列谏言道:

    “袁公路狼子野心,加罪于江南百姓。”

    “两年来,无数血肉捐于草野。”

    “今刘徐州宽厚仁义,攻打袁术,乃是吊民伐罪。”

    “况其与我主同为宗室,今日有急,断无不救之理。”

    整个荆州话语权主要就掌握在蒯氏、蔡氏,还有刘表三家手里。

    既然刘表与蒯氏达成一致了,两票大于一票,蔡瑁自无再言之理。

    “好了,吾意已决,不必再议。”

    刘表挥了挥手,对鲁肃说道:

    “尊使可随蔡将军去挑选战船。”

    鲁肃连忙谢过。

    蔡瑁只能怏怏不乐地领着鲁肃去择选战船。

    待众人全都退却之后,堂内只剩下刘表与蒯越二人。

    蒯越这才对刘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主公,我观刘玄德有雄才而甚得众心。”

    “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

    “今闻其又得一军师李翊,其谋深不可测。”

    “今无端将战船卖与徐州,只恐养虎为患,不若早图之。”

    刘表摇了摇头。

    “异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如今天下虽乱,看似豪杰并起,实则为两雄相争。”

    “淮南袁公路,实力强横,既领扬州牧,又兼称徐州伯。”

    “然我观其野心,绝对不止徐、扬二州。”

    “其多次插手我荆州事务,其野心可见至此。”

    “今若能假刘徐州之手,攻伐袁术,我荆州坐收渔翁之利。”

    “又能交好于徐州,岂非一举两得?”

    当着蒯越一人的面,刘表讲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所想。

    刘表对荆州是非常有感情的。

    许劭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其实这前半句非常适合刘表。

    刘表有手段有谋略,他的能力足以平定混乱的荆州。

    他的性格却让他在争天下时,总是棋差一着。

    这对刘表本人或许是一种不幸,可对荆州百姓而言却是最大的幸运。

    刘表在任期间,北方民众与名士贤人纷纷定居荆州。

    让荆州成了一片百姓安乐,文教兴盛的乱世桃园。

    《魏晋世语》曾记载了一件逸事。

    在刘表死后80年的西晋年间,他的墓被盗墓贼所发掘。

    然而他的遗体却宛若在世,而且“芳香数里”。

    遗体80年不坏当然不合常理。

    但这恰恰反应了百姓对这位老州牧的幻想与思念。

    只有那些为民做实事的人,老百姓才会编出奇闻轶事来怀念他。

    刘表在荆州算是尽心竭力,而他的对外政策也只有两个。

    一,谁敢打荆州,就干谁。

    二,荆州以外的事,我多头下注,坐收渔利。群雄讨董时,他一边响应号召,一边却在襄阳搞团建,就是不进军。

    董卓死后,他又连忙给李傕、郭汜派使节,还混了个镇南将军、荆州牧的升职。

    袁曹对峙时,他这边儿给曹操控制的朝廷送贡品。

    另一边儿又偷偷跟袁绍结盟。

    这便是刘表的中庸之道。

    他所谋划的一切,都是从荆州的安全角度考虑的。

    刘表同意卖战船给徐州,其实便是他腹黑的小心思。

    用我们的钱,买徐州人的血。

    何乐而不为?

    “原来主公是这个心思。”

    “不过袁术势大,纵然刘备目前处于上风,恐也未必便能短时内击败袁术。”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刘表颔首,牵唇道,“这不正是我荆州之福吗?”

    “若是袁公路与刘徐州战的不可开交,我荆州便能高枕无忧。”

    蒯越又道:

    “若是袁刘两家分出胜负,莫非主公想?”

    “……不错,异度真知我心也。”

    蒯越话虽未说完,刘表却已经能够猜到他想要说什么了。

    “袁术若是败了,庐江、豫章之地,可以进取。”

    “我虽不欲出兵,然可争取表奏之权。”

    “派我荆州人士,前往庐江、豫章赴任,遥控扬州西壤。”

    “如此一来,荆州东得一翼矣!”

    刘表老谋深算,在刘备与袁术争斗之中,果断站队刘备。

    为得便是坐收渔翁之利,然后好瓜分淮南领土。

    毕竟刘备胃口再大,也不可能一口吃下整个淮南。

    而刘表便能够乘势夺取扬州极为重要的庐江。

    庐江紧贴着荆州的江夏郡。

    但是两者之间却隔着大别山,陆地交通不便,不利于大军进兵。

    因此两地交往,通常都是走长江水路。

    但对刘表而言,若是他能够把庐江掌控在自己手里。

    那么长江中游通往下游的水路便彻底落在了荆州手中。

    这将会极大加强荆州对徐、扬、豫三州的影响力。

    不说刘表将来进取天下,但足以保全荆州以及荆州子民的安危了。

    蒯越却对此事不甚看好,皱眉道:

    “袁刘两家争斗,并非我荆州一家得利。”

    刘表一凛,“异度是在说刘正礼吗?”

    正是。

    蒯越点了点头。

    人刘繇是正儿八经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倘若袁术真的败了,刘繇才是那个获利最大的人。

    包括刘表提出的主张,派自己的人去往庐江、豫章。

    但人刘繇在这方面,是比刘表更有优先级的。

    刘表一捋胡须,倏尔笑道:

    “刘扬州前日在曲阿为袁术所败,料其现在过得也困顿,当想向我荆州求援。”

    “我先遣使,去往扬州,探一探刘正礼的口风。”

    “若是其希望与我荆州交好,我再索取豫章、庐江。”

    蒯越沉吟片刻,问道:

    “既如此,便由在下去往扬州面见刘正礼。”

    “主公看是如何?”

    刘表却赶忙摇了摇头,拉着蒯越的手说道:

    “吾早晚与你议事,哪能分开?”

    “还是遣刘始宗去罢。”

    零陵刘先,字始宗,亦是荆州名士。

    现任刘表的荆州别驾。

    ……

    另一边。

    蔡瑁领着鲁肃去择选战船。

    战船准备亦需时间,趁着这个间隙,鲁肃赶忙打听荀攸所在。

    荀攸出身颍川荀氏,本身就是名门望族。

    而他又曾经在朝中担任过黄门侍郎。

    此乃天子的近侍之臣,专为天子传达诏令,是群臣眼中的美差。

    所以即便暂时停驻在荆州,依然过得很滋润。

    许多名士都来与他交往。

    加上荆州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不似别的州郡时常生起战事。

    因此荀攸在襄阳每日不是在交友,就是在交友饮酒的路上。

    可这并不代表他玩物丧志。

    相反,他一直在观察天下的局势。

    而众诸侯中,刘备的赫然出世令他尤为震惊。

    虽然在接领徐州之前,刘备已经小有名气。

    但在接领徐州后,刘备才是真正的名震天下。

    一年时间,不仅成功笼络到了陈氏、麋氏的支持。

    陈珪那么老谋深算,都甘愿动用陈氏力量在广陵为他抵抗袁术。

    并且还收拢了丹阳派的兵马,随后北上收复琅琊臧霸。

    用积攒下来的钱粮,屯田养兵。

    这一步步,一环环,正如智者抽丝剥茧,环环相扣。

    着实令人惊叹。

    这一日,荀攸忽然在家中收到了一封拜帖。

    来人竟称是徐州使者!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