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辽东四万精锐来袭!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树叶里的星星字数:2648更新时间:25/04/20 10:01:26
    刘晔一直讲了近半个时辰,才停止。

    众人纷纷朝他向身后努了努嘴。

    刘晔回过头,就看到张遂站在身后,冲他笑了笑道:“完了?”

    刘晔这才回过神来,脸色惨白,忙就要跪下道:“主公——”

    张遂忙将刘晔搀扶起来,道:“跟了我这么久,我什么性子你还不知道?”

    “你在忙你的事情。”

    “战场上,打仗是第一要务。”

    “非得说你不尊重我,还不如我刚到这里的时候,你让我不要挡道。”

    刘晔尴尬地笑了笑。

    其他将领也都笑出了声音来。

    刘晔挠了挠头道:“下次,下次我不敢了。”

    张遂不以为意道:“我也没说你什么,不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做人嘛,总不能事事迎合别人。”

    “该咋样,就咋样。”

    “没有原则性的错误,我都不会做什么。”

    刘晔这才嗯了一声,从袖子里抽出一张布条,递给张遂。

    张遂接过,扫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

    公孙恭的。

    就像之前他给辽东郡郡守写信,明牌了此次进攻昌黎的大军所有力量一样。

    公孙恭也明牌了:六千昌黎城防军+两万汉人精锐+一万夫馀精锐+一万高句丽精锐。

    这些夫馀精锐和高句丽精锐,公孙恭还特意做了注释:夫馀和高句丽全民皆兵,这次两属国出动的精锐,都是十二岁到二十六岁的最强壮男子。

    约定见面的时间是明天早上,旭日初升时分。

    双方开战的时间是明天正午。

    张遂看完布条上的内容,扔给刘晔道:“明天看你了。”

    刘晔接过布条,应了一声。

    次日一大早,张遂早早地和阏氏起了床。

    天还远没有亮,整个营地就已经忙碌起来。

    伙头兵正在忙碌早饭。

    将士从四面八方汇聚成一个个小团体,确认今日大战所有事项。

    吃过早饭,天微微亮。

    此次大战,刘晔这边出动四万大军。

    除了刘晔亲自统领的三万东胡将士之外,牵招统领的第四军团也出动了一万。

    张遂则带着亲兵和阏氏落位大军最后方。

    四万大军形成二十个方阵,以五十架霹雳车为核心。

    五十架霹雳车四周,早已经摆满了一块块堪比五岁孩提大小的巨石。

    张遂站在大军最后方,站在两个亲兵的肩膀上,俯瞰着整个城外。

    一眼望去,四万大军给人十分震撼的感觉。

    不过,张遂还是叹了口气。

    攻城战和阵地战是完全不同的。

    阵地战四万人的话,漫山遍野,那是很恐怖的。

    攻城战的话,四万人虽然也很恐怖,但是,相比于高高的城墙,就显得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有种数万蝼蚁面对大象的既视感。

    所以,历史上的汉末时期出现了很多守城名将。

    曹仁、徐盛、霍峻等等。

    强如蜀汉丞相诸葛亮后期,已经掌握兵法如火纯情了,但是,带着数万大军,面对只有几千人的郝昭,也依旧只能悻悻败退而回。

    不过——

    张遂的目光落在大军最前方的五十架霹雳车上。

    自己和诸葛亮攻打郝昭的最大不同,是诸葛亮攻打的陈仓,地势险要,无法容纳霹雳车。

    更无法容纳这么多霹雳车。

    此次一次性出动五十架霹雳车,怕是霹雳车的一次盛举。

    以后的攻城,应该是再见不到。

    打造并操控五十架霹雳车,需要耗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

    每一场都这么打的话,河北怕是早就被榨干了。

    哪怕是如今的河北,也无法支撑起这么消耗。

    在刘晔大军阵列半个时辰之后,天色彻底大亮。

    昌黎城墙上,不断有将士飞奔上来。

    这些新出现的将士,明显比之前的守城将士要有精气神,要来得凶猛。

    他们在城墙上寻找到位置,摆好阵型。

    城垛之间,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个将士嘶吼着,目光凶狠,像是要吃人一般。

    张遂身边,阏氏戴着面甲,指着极远处一处城垛,低声道:“将军,那就是高句丽人。”

    “凶悍得很。”

    “单打独斗,我们三郡乌桓的东胡人基本上不是对手。”

    “这些高句丽人生活条件比我们东胡人还艰苦,努力一辈子也无法养活自己。”

    “他们的王室还要明目张胆地抢夺粮食。”

    “高句丽百姓,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出海做海盗,四处烧杀抢掠。”

    “普通百姓,绝大数超过四旬年纪,就要死。”

    “不是病死,是活活饿死。”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粮食,瘴气遍布,毒虫不计其数,因此,这些高句丽百姓到了四旬年纪,就堪比汉人六旬年纪,容貌衰老,身体无法抵御灾害。”

    “为了节省粮食,也为了给后代生路,凡是年纪上了四旬的,绝大数都自行挖一处深坑,躲在里面不吃不喝等死。”

    “如果是妇人,还好一些。”

    “如果是男人,基本上都是这种局面。”

    “因此,高句丽的男人上了战场,一个个凶悍异常。”

    “毕竟,于他们而言,回去也是死,不如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回去还能得到赏赐。”

    顿了顿,阏氏又道:“这就是我为何之前给将军你献那个计策的原因。”

    “太难了,这些百姓。”

    “不只是东胡百姓艰难,高句丽百姓也是如此。”

    “因为,大家都没有好土地种地养活自己。”

    “所以,大家其实都挺羡慕汉人的。”

    “虽然同为百姓,其实汉人百姓也好不到哪去。”

    “可一切都在对比之中有了差距。”

    就在阏氏絮絮叨叨时,城门突然发出一声压扎扎的声音,徐徐被打开。

    吊桥被放下。

    接着,数以千计的将士从城门里小跑着出来。

    这些将士,一个个年轻得很。

    但是,每个人的脸上尽是狰狞。

    阏氏絮絮叨叨的声音停止,大声对后方将士道:“高句丽人,出来了!”

    在数千高句丽将士小跑着出来之后,上百穿着铠甲的将士骑着战马,簇拥着一个身穿银甲,披着红色披风的年轻身影出来。

    年轻身影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提着一把长矛。

    他的双眼锐利如芒。

    扫视着前方护城河对面的大军,年轻身影没有丝毫情绪波动。

    甚至,他的视线都没有在大军中停留。

    他的视线落在大军最前方的五十架庞然大物上。

    他的眼睛里闪过一缕茫然。

    这就是大将军信中的那五十架霹雳车吗?

    看起来挺恐怖的。

    不过,想要就此对抗拥有近五万人,还是自己亲自守城的昌黎——

    年轻身影脸上划过一抹残忍的笑容。

    就看大将军这四万人够不够砍了!

    年轻身影不是别人,正是公孙恭。

    公孙恭策马到数千高句丽将士最前方,这才停在原本吊桥的末端,朝着前方指了指。

    他的身边,数十个亲兵齐齐嘶吼道:“昌黎统帅公孙恭请见大将军!”

    “昌黎统帅公孙恭请见大将军!”

    “昌黎统帅公孙恭请见大将军!”

    嘶吼声不断在昌黎城外回荡。

    城墙上,城外,所有将士都安静了下来。

    (本章完)